細胞:RL-95-2細胞
中文名稱:人子宮內膜腺癌細胞
生長特性:貼壁細胞
培養基:D/F12+10%FBS+0.01mg/ml胰島素(GIBCO胎牛血清)
凍存條件:50%基礎培養基、40% FBS、10% DMSO
細胞常規培養傳代流程( 請嚴格遵照無菌操作)
1. 吸出原培養瓶中的培養基,PBS 緩沖液潤洗細胞兩次,加 2-3 ml 0.25% yi酶進行消化細胞(注意把握消化時間,通常控制在 1-2min)
2. 鏡下觀察消化情況,在細胞邊緣縮小,貼壁松動時(不建議消化到細胞漂浮)去掉yi酶,加 6~8ml 培養基,輕輕吹打細胞層,盡量把細胞層吹落,吹散。
3. 取部分細胞懸液轉移到新的培養皿/瓶中,添加適當的培養基,把細胞懸液打勻,于培養箱中培養。
4. 注意培養基 PH 值變化情況,定期換液(每周 2-3 次),待細胞密度達到 80%以后重復 1 項操作或凍存。
(網絡信息主針對網絡推廣作用,僅供參考,細胞培養請咨詢細胞庫管理員,以細胞庫管理員提供給您的信息為準,操作前,如果有不明白之處,先咨詢細胞庫管理員,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細胞表面的微小蛋白質環團體
當細菌感染人類和動物時,它需要一個幫手。細胞表面的微小蛋白質環團體。(人NS-3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人胃癌細胞)這些環類似于手指,而且在大腸桿菌細胞表面觀察到了7個這樣的環,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環能打開或關閉從環境中抓取鐵。
研究人員觀察到這一過程。他們的實驗可能產生新方法保護人類和動物抵抗細菌感染,有助于科學家們發展靶向治療和干預方法。(人HCC38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人乳導管癌細胞)所有細胞都需要鐵來維持生命,這使鐵位于微生物致病機制過程的中心。當細菌侵入動物或人體時,它們必須獲得鐵來建立感染。
一個微生物的戰爭將在宿主組織中進行。宿主試圖阻止微生物獲得鐵。微生物試圖得到鐵利用能夠看到其環境的蛋白質類,抓取鐵并且將其納入細菌細胞。(小鼠NG108-15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小鼠神經母細胞瘤細胞與大鼠膠質瘤細胞之融合細胞)
在研究中,利用定位光譜分析法分析大腸桿菌細胞監視表面轉運蛋白質的活動。(人BT-20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人乳癌細胞)通過實驗觀察到細胞表面移動的有7個環作為它們識別并吸收環境中的鐵,隨后將其轉運到細胞內。
吸收過程發生的迅速有效, 細菌進入有鐵的化合物環境中不到一秒鐘,它們識別鐵分子、抓取它們并開始轉移過程。
如果我們能準確了解這種獲取過程工作是怎樣的,我們就能設計、隔離或鑒別小分子抑制鐵吸收過程。(人H209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人小細胞肺癌細胞)這些都是潛在的抗菌劑能夠保護人類和動物抵抗細菌性疾病。將繼續研究以了解這種蛋白質如何設法從外部向細胞內運輸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