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羊膜細胞HA細胞 細胞來源
【實驗目的】
學習凱氏定氮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術。
【實驗原理】
凱氏定氮法用于測定有機物的含氮量,若蛋白質的含氮量已知時,則可用此法測定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
當蛋白質與濃硫酸共熱時,其中的碳、氫兩元素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則轉變成氨,并進一步與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銨。此過程通常稱為“消化”。但是,這個反應進行得比較緩慢,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鉀或硫酸鈉以提高反應液的沸點,并加入硫酸銅作為催化劑,以促進反應的進行。
消化完成后,在凱氏定氮儀中加入濃堿,可使消化液中的硫酸銨分解,游離出氨,借助水蒸汽蒸餾法,將產生的氨蒸餾到一定量、一定濃度的硼酸溶液中,硼酸吸收氨后,氨與溶液中氫離子結合,使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降低,指示劑顏色改變,然后用標準無機鹽酸滴定,直至恢復溶液中原來的氫離子濃度為止。根據所用標準鹽酸的量可計算出待測物中的總氮量。
蛋白質的含氮量為16%,即1克蛋白質中的氮相當于6.25克蛋白質,用凱氏定氮法測出的含氮量乘以6.25,即得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
【實驗材料】
人羊膜細胞HA細胞 細胞來源:
人胎兒胸腺細胞株HFT-8810
人前列腺上皮細胞RWPE-1
人前列腺正常細胞RWPE-2
人男性正常龜頭細胞Hs68
人整合 SV40基因的乳腺上皮細胞HBL-100
人前列腺癌細胞DU 145
人乳腺癌細胞MDA-MB-231
人前列腺癌細胞LNCaP
人乳腺癌細胞MCF 7B
人乳腺癌細胞MDA-MB-157
人乳腺導管癌細胞ZR-75-1
人乳腺導管瘤細胞UACC812
人前列腺癌高轉移細胞株PC-3M-IE8
人前列腺癌低轉移細胞株PC-3M-2B4
人乳腺導管癌細胞HCC38
人乳腺導管癌細胞ZR-75-30
人乳腺癌瘤株MCF7
人乳腺癌細胞BT-20
人乳腺導管癌細胞BT-549
人乳腺導管癌細胞MDA-MB-175Ⅶ
人乳腺癌細胞MDA-MB-415
人乳腺導管癌細胞MDA-MB-435
人乳腺癌細胞MDA-MB-436
人乳腺癌細胞Bcap-37
人前列腺癌細胞LNCaP clone FGC
人乳腺癌細胞MDA-MB-453
人乳腺癌細胞MDA-MB-435S
人乳腺癌細胞SK-BR-3
人髓狀甲狀腺腫瘤細胞TT
人乳腺導管癌細胞T47D
人乳腺癌細胞BT-549
人前列腺癌細胞22Rv1
人乳腺癌細胞MDA-MB-468
人甲狀腺鱗癌細胞SW579
人乳腺癌細胞Hs 578T
人乳腺癌細胞MDA-MB-468-06
人乳腺導管瘤細胞BT-474
人乳腺癌細胞HCC1937
人前列腺癌細胞PC-3
人乳腺癌細胞ZR-75-30
人乳腺癌細胞MCF7
人乳腺癌細胞BC-009
人乳腺癌細胞BC-019
人乳腺癌細胞BC-020
人乳腺癌細胞BC-021
人乳腺癌細胞BC-022
1.實驗器材
微量凱氏定氮儀 1套;50ml凱氏燒瓶 4個;移液管;錐形瓶;試管;小玻璃珠
2.試驗試劑
(1) 濃硫酸;30%氫氧化鈉溶液;2%硼酸溶液;標準鹽酸溶液(0.01mol/L)。
(2) 粉末硫酸鉀—硫酸銅混合物 :K2SO4與CuSO4·5H2O以3:1配比研磨混合。
(3)混合指示劑(田氏指示劑):由50ml 0.1%甲烯藍乙醇溶液與200ml 0.1%甲基紅乙醇溶液混合配成,貯于棕色瓶中備用。
(4) 樣品溶液:配制3mg/m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作為樣品。
【實驗操作】
1.安裝凱氏定氮儀。
2.消化:取4個50ml凱氏燒瓶并標號,各加1顆玻璃珠,在1號及2號瓶中各加樣品1ml,催化劑(K2SO4- CuSO4·5H2O)200 mg,濃硫酸5 ml。注意加樣品時應直接送入瓶底,而不要沾在瓶口和瓶頸上。在3號及4號瓶中各加1 ml蒸餾水和與1、2號瓶相同量的催化劑和濃硫酸,作為對照。在通風櫥內進行消化。
在消化開始時應控制火力,不要使液體沖到瓶頸。待硫酸開始分解并放出SO2白煙后,適當加強火力,繼續消化,直至消化液呈透明淡綠色為止。撤掉火力,冷卻至室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