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安徽電科恒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579發布時間:2021-5-18
根據國網公司10~35kV的戶內主要設備運行環境要求及變電運行相關管理規定,變電站內配電室的環境要求包括:
場所 | 項目 | 控制目標 |
---|---|---|
配電室 | 溫度 | 35℃ |
配電室 | 相對濕度 | 65%RH |
配電室 | 灰塵 | ≤10mg/m³ |
配電室電纜層 | 溫度 | 35℃ |
配電室電纜層 | 濕度 | 70%RH |
配電室 | SF6 | ≤1000ppm |
現有已建成的常規變電站均未配置輔助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系統,變電站內環境參數未考慮數據采集及在線監測,配電室內環境控制均采用人工控制方式,由運行人員根據外部環境條件,到變電站現場巡視及操作,在各配電室內通過人工控制空調運行模式、風機啟停、百葉窗開關等方式就地控制配電室環境,無法實現自動控制和在線監測。
現有常規變電站風機均為普通通風機,空調為普通民用空調,進風窗為普通通風百葉。通過人工控制空調運行模式、風機啟停、百葉窗開關等方式就地控制配電室環境,無法自動控制及和在線監測。
針對目前變電站配電室運行環境現狀,需在配電室配置一套配電房綜合監控裝置,該裝置包含環境數據采集單元、環境控制(溫濕度)單元、照明控制單元、火災報警與消防系統接口及一體化智能控制管理平臺,實現對配電室內對站內的溫度、濕度、水浸、SF6濃度(選配)、灰塵(選配)等環境信息進行實時采集、處理和上傳,對配電室內環境狀態、空調、風機及照明等輔助設施實現在線監測,根據各種環境條件及運行環境要求,通過一體化環境管理平臺實現站內輔助設備的聯動,完成變電站站端的環境智能控制。
配電房綜合監控裝置通過統一的管理平臺將室內環境參數、輔助設備狀態、智能控制各單元狀態均統一采集、處理,具備實時上傳遠端監控端的功能,站端對控制設備及輔助設備進行定時巡檢,當站端環境或控制設備出現告警狀態情況下及時上傳告警信息,實現對配電室環境的綜合調節,確保運行環境滿足設備安全運行的需要。
(1)溫濕度傳感器
配電室內環境溫濕度傳感器安裝數量根據室內面積、空間體積、空調、除濕機安裝數量等具體狀況確定,并考慮冗余和室內環境分區域控制,同時需要考慮室外實時環境溫濕度狀態。根據配電室環境控制要求需按實際工程在室內安裝溫濕度傳感器5~6臺,室外再配置溫濕度傳感器1~2臺。
(2)水浸傳感器
配電室電纜溝內應配置1~2臺水浸傳感器,對于設有電纜夾層的戶內變電站,在夾層內應布置2臺水浸傳感器。水浸傳感器應選用支持告警輸出功能的工業級產品。
基本原則:
(1)空氣循環
應能實現配電室室內室外空氣循環、室內空氣循環。
排風機應與空調、除濕機等設備聯動,開啟排風機的同時應人工開啟百葉窗,防止室內產生負壓,且不應與空調或除濕機同時開啟。排風機應在高壓室大門外的顯著位置布置手動控制開關,用于事故通風,控制邏輯應按照手動優先于遠程遙控和自動控制。
對于高壓室有低于地平面的電纜層(溝)的站所,應安裝軸流風機促進電纜層(溝)與室內的空氣循環,避免電纜溝內濕度過大影響高壓開關柜內的濕度。
(2)溫度調節
一般情況下,室外配置2臺溫濕度傳感器,由于室外環境惡劣,可以互為備用,避免由于損壞造成控制裝置誤判。高壓室內,每80m²配置一臺,大約3到6臺,這樣配置可以避免局部的環境狀態的不均衡。如有特殊需要高壓室內的一次電纜溝內,每隔20米安裝一個溫濕度傳感器,一般在2臺到4臺。
為了保證室內溫度能夠有效控制,配電室內應安裝工業級大功率冷暖雙制型空調。空調應至少具備制冷、制熱、除濕、送風四種工作模式,發生故障時能自動檢測,并可通過遠程通訊,將自身狀態上傳至主站。發生斷電后,一旦供電恢復,空調應能按照原有設定繼續運行。每匹空調的制冷量大約對應100-150M3空間體積,對于配電室內有電容器室和站用變室等發熱量較大的空間,應增大空調容量或調整控制參數。空調啟動應以室內溫度作為主判據,在未安裝除濕機的條件下,室內濕度也應作為輔助啟動判據,空調應支持與室內循環安裝的軸流風機聯動。
(3)濕度調節
由于濕度對高壓設備的影響更加顯著,對于監測濕度較大的變電站可考慮在高壓室配置除濕機。除濕機應選擇循環風量大、除濕量大、速度快、適宜空間比較大的工業除濕機。除濕機容量應按照240升/24H除濕量(標準測試條件)大約對應300-400 M3空間體積進行選擇。除濕機的啟動應以室內濕度作為主判據,在室內濕度超過設定值后啟動,當室內濕度低于返回值時關閉,除濕機應支持與室內循環安裝的軸流風機聯動。
為防止出現電纜層(溝)出現積水的狀況,配置2臺水位傳感器分別作為上水位和下水位條件,當上水位信號動作后,啟動排水泵(潛水泵或普通離心泵)的電源開始排水,當下水位信號消失后,關閉排水泵。系統應具備排水泵的保護裝置和告警信息采集。排水泵應根據現場狀況選擇使用,排水泵應該固定安裝,排水管應選用耐用并適合固定安裝,水管口徑應與排水泵匹配。
環境控制裝置應具備與變電站火災自動報警裝置的接口,報警主機應自帶通訊接口,并對消防報警裝置廠家提供通訊協議,可實現該裝置與火災報警裝置聯動功能。
智能輔助控制平臺通過照明控制單元與照明回路的接觸器配合,可以實現照明回路的狀態監測及遠方遙控功能,滿足配電室環境控制目標。
需對變電站配電室空調、風機、百葉窗、照明、墻(地)面等進行綜合整治,確保滿足環境控制裝置的聯動控制需要。
適用于在變電站、配電房、開閉所、臨街變、箱變、環網等場景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
有三千余座變電站、近萬個配電房的成功案例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