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漸細分化、碎片化及海量化的AI場景應用需求下,如何實現AI各環節高效率低成本的協同、銜接和融合是行業當前面臨的一大難題和痛點。
AI賽道玩家眾多,無論是AI算法廠商還是互聯網公司、安防廠商,大多通過構建生態的方式,實現落地應用。與其息息相關的技術基礎層、應用層以及終端層各環節的軟硬件配套整合,成為了AI企業場景賦能的關鍵。
深圳市華途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專注于視覺領域的AIoT嵌入式平臺技術提供商,其通過軟硬件賦能的方式為AI算法公司、民用消費類企業、行業企業及互聯網企業提供從技術到產品的全面生態賦能。
今天我們將走進華途,通過與總經理付昕軍訪談對話的方式,了解華途的賦能之路。
▲華途總經理 付昕軍
1、軟硬件賦能生態 提升AI落地能力
目前,華途共有三條視頻產品線,包括通用攝像機產品線、全景攝像機產品線、AI智能硬件產品線。其中,AI智能硬件產品線是華途基于海思系列化AI視覺芯片開發的AI智能硬件平臺,含AI相機、AI面板機、AI邊緣計算盒等。
其集成了芯片底層驅動、ISP圖像調節、嵌入式端的基礎軟件模塊,可封裝成用戶二次開發的SDK,大大簡化了AI用戶在嵌入式端的開發流程,降低了開發門檻并縮短了開發周期。據悉,華途目前服務的所有AI客戶都是基于其HVP軟件架構集成自有AI算法,開發個性化的AI應用。
2、多重優勢加持 打造競爭高地
當前智能視覺領域競爭激烈,對企業綜合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術和人才作為企業在AI賽道取勝的重要因素,備受重視。付總表示,華途在創業之初就選擇了團隊創業的模式,且核心團隊在視覺領域有長達20年的產品開發經驗,有效確保了華途在技術發展上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除有著行業沉淀多年的豐富經驗外,技術優勢的加碼讓華途在差異化競爭之路上脫穎而出。
與大多偏應用開發的企業不同的是,華途對AI視覺芯片底層技術和圖像技術有著深刻理解和積累,并形成了從圖像處理、硬件驅動、操作系統內核、中間件到上層應用的全面技術體系。如其通過AI底層技術實現了AI視覺芯片SOC接口驅動層打通,助力產品穩定高效運行。
3、定制化服務 為AI細分場景應用提速
隨著安防行業需求日益碎片化、細分化,通用型產品/技術已經難以滿足需求,細分領域迎來發展熱潮。為滿足行業海量的個性化需求,華途推出了AI產品定制化服務,并打造了一套專業的服務流程和運營體系。
目前,華途已在交通、電力、教育、社區等多種場景賦能應用。并在AI細分賽道上,不斷創新深耕,協助算法廠商在AI細分領域的場景化、碎片化的智能硬件定制及落地。如現已推出了電動車識別、高空拋物等方案技術。
隨著智能硬件需求日益增加,華途也在不斷探索進階。付總表示,未來華途將不斷優化核心技術,繼續深化與各行業客戶的合作,加深對行業AI的理解,配合海量的行業客戶,實現AIOT在行業的普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