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車輛檢測器能否成為主流檢測產品
閱讀:1705發布時間:2016-3-29
根據Tranbbs調研,中國大約有50%以上地區采用磁性線圈檢測技術進行交通流量采集,20%左右采用視頻技術,紅外超聲波技術10%,地磁技術不超過10%的比例。談及地磁車輛檢測器,東北遼河*柳工(000528,股吧)坦言:目前國內地磁供應商水平參差不齊,前幾年嘗試使用某廠家地磁車輛檢測器,但由于不了解地磁車輛檢測器特性,廠家也未給與提醒,zui終使用熱力高溫燙技術鋪路,導致地面下的地磁車輛檢測器損壞。現在該地區仍以線圈和視頻技術為主。
從技術本身來看,線圈、視頻、微波和雷達檢測技術在產品功能、建設預算、后期維護等方面各有優缺點。線圈是目前zui為成熟的產品,但后期維護復雜、對交通影響大且費用較高;誰究竟能夠替代線圈成為未來主流的檢測產品?寶雞交通研究所賈所長告訴表示,目前寶雞約有5%的信號控制系統采用了地磁車輛檢測器,但能否zui終替代地磁還需要經過時間的驗證。來自*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表達了對地磁車輛檢測器的興趣,但同時也表露了擔心:一是產品本身防水功能做好了,但后期若外殼開裂漏水怎么辦?二是產品是否能實現故障預警功能。
北京在2007年實施的北京快速路二期出入口信號控制項目中,安裝有700個點位地磁車輛檢測器。我們通過當年參與項目實施的北京交通管理局科學研究所工作人員了解到,該項目由于是中國*個在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中大規模應用地磁車輛檢測器,產品穩定性和使用經驗均不足,造成產品的使用壽命比較短,檢測精度不高等問題,項目實施效果不佳。據調查,北京項目產品屬于地磁檢測器的早期產品,每一個檢測點產品兩個為一組,目前這類產品在市場上已經不再使用。
與此同時,用戶還有關于電池壽命、抗干擾性能、功能檢測率等問題,地磁供應商也在逐步完善和解決,地磁車輛檢測器究竟能否成為交通流量檢測技術主流方案,仍需接受市場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