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網絡攝像機市場階段簡介
閱讀:926發布時間:2015-4-27
隨著視頻監控聯網系統的不斷普及和發展,網絡攝像機更多的應用于監控系統中,尤其是高清時代的來臨,更加快了網絡攝像機的發展和應用。同時,隨著人們需求的不斷增長,網絡攝像機本身也不斷的在技術和性能上進行改進和提升,新的技術應用在迅速發展。高清、智能化成為監控設備近年來的發展趨勢,網絡攝像機市場發展也不例外。
高清網絡攝像機市場階段簡介
高清網絡攝像機的成本,仍然是阻礙其市場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據調查顯示,2011年較2010年網絡攝像機普遍降價約10%,其中高清監控攝像機降幅達25%左右。但是,隨著高清網絡攝像機供貨量增加,CCD、CMOS等核心器件價格下降,整體價格也將進一步下降。
高清網絡攝像機將會與更多的行業應用相結合,在未來可以實現行業業務信息與高清網絡攝像機的無縫結合,從而為用戶帶來更高的系統效能。例如,高清網絡攝像機通過圖像識別,實時的將一些信息通報給業務單位,以便起到快速預警的作用。
高清網絡攝像機將于互聯網技術更好的融合,可以為多用戶提供多種不同方式的實時圖像碼流。高清網絡攝像機還能通過、彩信等工具發出報警信息及圖像。還能通過微博、等互聯網傳播工具,與終端進行數據交互,例如實時錄像的播報等等。
高清網絡攝像機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加載各種應用程序,由于高清網絡攝像機是帶有操作系統的嵌入式設備。各種不同的應用程序可以通過管理員下載到高清網絡攝像機中,就像我們的智能手機下載應用程序一樣。這樣可以使得高清網絡攝像機的應用更加符合用戶的需要。
高清網絡攝像機與智能功能的結合,百萬像素的高清網絡攝像機為智能算法的實現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智能算法可以基于高清的原始圖像,做一些識別性的應用。例如:周界警戒、物品被盜、危險品、流量統計、火焰檢測、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等,滿足不同行業客戶的需要。
智能網絡攝像機監控前端
前端智能是視頻智能分析技術的主要應用形態之一,網絡攝像機與模擬攝像機由于硬件結構等先天因素,因而在智能的實現模式上*不同。我們知道,一臺智能攝像機必須由包括攝像鏡頭圖像采集環節、A/D與圖像預處理環節、智能分析與計算環節、編碼壓縮環節、網絡傳輸環節五部分組成。網絡攝像機本身就具備圖像采集與處理、編碼壓縮、網絡傳輸模塊,只需添加一個智能分析計算模塊即可組成智能網絡攝像機,視頻圖像經智能網絡攝像機進行分析處理后就可依據需要傳遞至管理中心(如圖1所示),甚至一些要求不高且CPU性能較強的網絡攝像機只需直接灌入智能分析軟件就能實現一系列智能化的應用了。
而模擬攝像機則不然,其結構一般只有圖像采集處理環節,圖像編碼壓縮則通過DVR或其它外部編碼設備來完成,在這樣的結構上直接內置智能芯片來實現智能應用的成本較高,所以模擬攝像機的前端智能大多采用外接智能盒的方式。即由智能分析盒負責對攝像機提供的圖像信息進行智能分析,然后將結果傳遞至編碼設備(如DVR等),再由這臺編碼設備傳輸至管理中心。也就是說,與上文一體化的網絡智能攝像機不同,模擬攝像機的智能化必須通過多*立的設備分別操作才能完成。如圖2所示。
雖然目前通過外接智能盒實現智能應用還較常見,但由于這種分體式前端智能解決方案一方面設備多,在建設和維護方面都較繁瑣且成本高,另一方面,多設備間的互通與運行也會存在不穩定等諸多問題。而相比之下,基于DSP芯片的一體化智能網絡攝像機則不論在成本投入還是系統的安全可靠以及擴展性能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