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攝像機: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見光按波長從長到短依次為紅、橙、黃、綠、青、藍、紫。比紫光波長更短的光叫紫外線;比紅光波長更長的光叫紅外線,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紅外線的。因為數碼攝像機用CCD感應所有光線這就造成所拍攝影像和我們肉眼只看到可見光所產生的影像很不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數碼攝像機在鏡頭和CCD之間加裝了一個紅外濾光鏡,其作用就是讓一定波段內的紅外光通過,吸收或反射可見光和紫外線。目前大多數的紅外攝像機采用LED紅外發光二極管作為紅外攝像機的主要材料 。
紅外攝像機的距離對使用壽命是有影響的,紅外線發射得遠,就得采用大功率LED,同時功率過大,紅外就會發熱,便會影響到本身LED的衰減,而熱量散發不出去,便會影響到攝像機CCD芯片的工作。
紅外攝像機是采用大功率的LED,這樣就會產生一定的熱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紅外攝像機的性能,那么對于紅外攝像機散熱問題是大家是怎么看待的?
所以紅外攝像機的廠家在改進攝像機壽命時,都在圍繞著兩個問題轉。
其二:如何讓紅外攝像機的熱散出去?
其一:如何讓紅外攝像機不發熱?
有些方法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如采用恒流源控制LED電流,或是采用脈沖電路的方法,但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有光就有熱”這一常識。在機殼上留有通風孔,會影響到防水防塵,至于在機身上裝散熱片或是風扇做法,也只能說是治標不治本。所以目前紅外攝像機并沒有真正擺脫距離和壽命的軟肋。
但我們要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紅外攝像機散熱問題是一定能夠得到改善的。
紅外攝像機散熱的六個解決方法
1、降低電流。使用功耗小的紅外燈代替大功耗的紅外燈,雖然降低了散熱量,但是在照射長距離的時候,效果肯定不如后者。
2、結構材質的選擇。例如,LED燈板和外殼選用鋁合金等散熱比較好的材料。
3、使用具有強制散熱散冷作用的自動冷暖空調,自動調節陣列紅外攝像機內部溫度,良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4、在陣列紅外攝像機內部加散熱風扇,這樣做效果肯定是有的,不過那樣對風扇的考驗是要很嚴格的,而且加了風扇對于外殼的設計上也是個考驗,要保證美觀還要實用。
5、使用恒定電流電源供電。保持電流恒定,控制LED的散熱。
6、LED燈的分組排列。例如,以24顆的紅外來說,可以把它排列成3組來減低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