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天津市電纜總廠第一分廠
暫無信息 |
閱讀:815發布時間:2014-12-19
“2012年初到2013年上半年,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呈現‘三滑、三增’的特點。”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線電纜分會副秘書長吳士敏在近期舉辦的2013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大會上對當前中國電線電纜的發展形勢做了深刻的剖析。
種種跡象顯示,雖然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大電線電纜生產國,在電線電纜行業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隨著生產成本的不斷增加,拖欠應收賬款的不斷增多,目前行業出現產值規模、銷售規模、凈利潤下滑的趨勢讓企業面臨的風險進一步增大。
他表示,目前,我國電線電纜企業的產值規模、銷售規模、凈利潤下滑趨勢明顯,企業盈利能力走弱、發展后勁降低;與此同時,企業還出現生產成本、三項費用、拖欠應收賬款的增長態勢,致使企業的資金壓力增加,面臨的風險增大。
實際上,隨著我國電力工業、數據通信業、城市軌道交通業、航天航空業、船舶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對電線電纜的需求越來越大。《2012-2016年電線電纜行業宏觀投資環境與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在“十二五”期間,我國鐵路建設提速將帶來對機車電纜、通信和信號電纜等市場的巨大需求。
不僅如此,未來5年,隨著西電東輸、電網改造等工程的實施和城鎮化建設的逐步推進,我國的電線電纜市場容量將以8%~9%的速度保持可觀的增長。
但是市場需求的進一步增大,并沒有讓企業的發展境遇因此好轉,反倒是由于產能過剩、資金周轉緊張等問題日益突出,致使一些中小型企業面臨停產和瀕臨倒閉的困境。
根據國家*的數據,截至2013年4月,國內電纜生產企業的利潤率為4.15%,不少電纜企業的實際利潤率已低至3%,遠低于2012年5.54%左右的水平。
對此,吳士敏也表示認同,他表示電線電纜行業經濟受到較大影響,雖然總體上能維持增長的勢態,但增幅全面收窄,增長速度從過去的兩位數,開始下滑進入(或逼近)個位數的增長區間。
數據顯示,2012年1-12月,線纜行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12.4%。截至2013年8月,這項數據累計同比增長已下滑至9.9%。在行業工業增加值持續下滑的同時,目前行業虧損企業數量、虧損面、虧損額繼續蔓延和增加。截至2012年12月,行業虧損企業數量達467家,虧損面繼續擴大,達12%;虧損總額20.7億元,同比減少3.9億元;截至2013年7月,行業虧損企業數量進一步增加到664家,虧損面達16.8%,虧損總額20.2億元。
同時,吳士敏還特別指出,截至2013年7月,行業成本費用合計同比增長12.1%;其中,營業費用增長6.5%,管理費用增長15.6%,財務費用增長3.5%,三項費用合計增長9.9%。
在業內專家看來,多重原因造成了以上情況的出現。首先,我國電線電纜行業集中度低下,行業內95%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在招投標過程中,他們在主打低價競爭路線,產品質量控制和持續提升能力弱,市場競爭力不強;其次,這些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大部分企業技術基礎薄弱,專業人才匱乏,產品同質化嚴重;再者,客戶付款方式不合理,再加上原材料*,使得不少企業的流動資金大大縮水,財務管理更加困難。
面對已經打開的市場需求,企業如何抓住這一難得的市場機遇,成為擺在每個電線電纜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對此,吳士敏表示行業要利用市場時機,真正鼓勵通過資產整合,整合優良資產;二是激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質量,推動產品技術升級和完善產業鏈;三是提倡使用國貨,保護民族產業等。
他強調,目前線纜行業產能過剩已是行業多個五年規劃中反復強調的問題,也是形成行業內部惡性循環競爭的根源之一,“現在產能過剩問題進一步凸顯,有些領域(如高壓電纜)甚至是*過剩的。化解線纜行業產能過剩問題需要嚴肅產業限制類政策的執行,對節能降耗、綠色制造等設立產業入門門檻和動態調整,強制淘汰落后產能,同時對產品質量*不到位,或質量違法的企業強令退出市場。”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