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無線監控時,從節省成本和簡化施工兩方面考慮,通常會采用點對多點的傳輸方式。點對多點是什么意思,在部署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怎樣才能達到好的傳輸效果……這些都關乎該無線監控的成功與否。
點對多點,一個點對多個點,可以多個發射端對一個接收端,也可以一個發射端對多個接收端,會根據需求和監控需求選擇。不多多用的是多個發射端對應一個接收端。
關于其注意事項,專業無線網橋設備和方案提供商豐潤達給大家總結以下相關的注意事項。
1,距離不能太遠
為了保證好的傳輸效果,同時有利于發射端與接收端的角度設置,一般距離不能太遠,不超過5~10公里,以5公里以內效果。
2,角度要合理
由于多個發射端對一個接收端,接收端網橋與發射端網橋的角度非常重要。一般是30°、60°、90°、120°、180°等。如果角度設置不合理,可能導致有的攝像頭的監控數據傳輸不了,或傳輸效果不好。具體多少角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可以通過發射端與接收端距離、各發射端的分散情況來決定。
3,zui多不超過1對8
點對多點傳輸,一個接收端網橋可以對應多個發射端網橋,但這個比例不能太大,否則會讓傳輸效果打折扣,而且接收端也扛不起那么多的數據。所以不要超過1:8的比例,平時以1:4和1:5。
4,攝像頭的像素不要太高
攝像頭像素的高低決定的碼流,可以理解為會占用的網絡帶寬。攝像頭的像素越高,碼流越大,當多個發射端將攝像頭的監控數據傳輸至接收端網橋時,數據會非常大,接收端網橋可能無法承受,會導致丟包、嚴重延遲等現象。所以那種超高清攝像頭肯定是不適合在點對點傳輸中使用的。
5,網橋的帶寬不能太低
這點和上面說的攝像頭的像素不能太高的原理一樣,網橋的傳輸速率越高,帶寬越大,可能傳輸更多的監控數據,也會讓監控畫面更順暢。
以上5點比較全面的總結了無線網橋點對多點傳輸的注意事項,只要真的懂了,在部署無線網橋時就可以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