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經濟化進程的加快,對供應鏈反應速度的要求在不斷提高,促使物流行業不斷探索可以提率與服務質量的新技術。現代物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現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滿足客戶需求,并越來越呈現出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職能化、標準化等發展趨勢,其中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核心。RFID將在物流行業信息化建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冷鏈物流概述
“冷鏈”是一種控制溫度的供應鏈,“冷鏈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則泛指指溫度敏感性產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物品質量,減少物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目前冷鏈物流的適用范圍包括:初級農產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花卉產品。加工食品:速凍食品、禽、肉、水產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如藥品。
冷鏈物流環節簡介
冷鏈物流主要可分為三大部分:生產、配送中心環節、銷售環節。配送中心是根據用戶的訂單和銷售預測,進行規模化采購、進貨、加工、保管,然后按客戶訂單所需商品及其數量,在規定的時間準時運輸送達客戶的物流場所。
圖1配送中心傳統工作流程圖
傳統冷鏈流程過程中被廣泛采用的是條形碼技術。條形碼掃描有效地減少了手工處理數據所產生的錯誤,幫助冷鏈管理,但是條形碼技術也存在相應的問題。但條形碼掃描總是需要人工參與,這就造成數據采集相對困難,尤其是缺乏有效的物流設施的零售商店更為明顯。同樣由于污染和變形,使得條形碼的掃描精度下降,特別是在連續處理的情況下,讀取錯誤率會更高。同條形碼技術相比,RFID技術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通過RFID技術我們可以很好的克服這些問題,形成更加完善的配送中心。
RFID概述
RFID無線射頻識別即電子標簽,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RFID 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一個zui基本的 RFID 系統由三部分組成:標簽、閱讀器和天線。現代冷鏈物流屬于控溫型物流,RFID技術在該領域的應用,不僅要求其發揮其固有的技術優勢,而且要達到對冷鏈物流供應鏈進行實時溫度監測的目的。因此將添加溫度傳感器到 RFID 標簽中,可以更充分發揮 RFID 技術在冷鏈物流中的技術優勢。
RFID技術在冷鏈物流中的運用
RFID技術可以同時識別多個標簽且不局限于視線范圍,無需人工干預,而且RFID標簽具有可讀可寫能力,可以直接讀取數據至數據庫內,并將物流處理的狀態寫入標簽中,供下一物流環節使用,對于需要頻繁改變記錄數據信息的環境下尤其適用。
當貨物進入倉庫時,將電子標簽貼在每個貨物的包裝或托盤上,在標簽中寫入貨物的具體信息、存放位置;出庫時再寫入貨物送達方的詳細資料,在倉庫進出口安裝RFID閱讀器,以辨識、偵測貨物在倉庫中的流通。同時,還可以使用手持RFID閱讀器對倉庫中的貨物進行快速準確的盤點操作,大大減少盤點時間,提高盤點質量。在運輸過程中,在途品上、冷藏車內貼上標簽,企業可以實時監測冷藏車內溫度,對其進行控制,保證食品質量。零售商同樣可以實時查看貨物運輸情況。
以下我們就對RFID技術在冷鏈物流各環節中的運用進行更為詳細的描述。
冷鏈物流的運輸環節
運輸是物流過程的主要職能之一,也是物流過程各項業務的核心業務冷藏運輸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冷鏈物流的成敗。因此。冷鏈物流的合理化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運輸環節所決定的。為了實現在運輸過程中能夠實時的掌握在途的冷藏車的溫度變化并對溫度進行控制,保證貨物到達收貨點的時候是新鮮和安全的,供應商企業運用RFID溫度標簽取代傳統的條碼,這種標簽內部裝有天線、RFID芯片和溫度傳感器,還有一個超薄的紐扣電池,電池能夠持續使用三年以上,而且該標簽還可以重復使用。
相對于普通的冷藏車,運送帶有 RFID 標簽的冷藏車稍有不同。為了在運輸過程中能夠對溫度做到實時的監測,需要為冷藏車安裝 RFID 讀寫器和無線通信設備。讀寫器在運輸過程中定時的讀取 RFID 標簽采集的溫度信息,并通過無線通信技術(如 GPRS,WLAN 等)將數據信息傳送給后臺,以便進行數據的處理。通過采集到的信息,系統可以及時將異常信息通知送貨司機和管理人員,以進行及時的處理,降低損失。
圖2基于RFID技術的運輸
冷藏物流儲存環節
冷藏車到達供應商配送中心后,需要先驗貨,當驗貨合格后才能進行之后的加工生產。傳統的驗貨方法需要工作人員對貨物進行逐一的清點,并且還需要檢查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判斷是不是發生了變質的情況,即使在采用條形碼的情況下,清點貨物數目依然需要人工手動對條形碼進行逐一的掃描,才能與貨物清單進行詳細的比對,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員工的工作效率,延長了工作時間,增加了生產成本,增大了產品損失的風險。公司改用 RFID 標簽替代條形碼,就省去了人工掃描的過程。
將從冷藏車中卸載下來的貨物,放到托盤上,由叉車運送到的冷藏庫房中。在冷藏庫的門口,安裝有 RFID 讀寫器天線,當叉車經過庫房門口時,天線在無需人工干預的情況下會掃描到叉車上的 RFID 標簽,并將掃描到的信息傳遞給后臺,從而完成對貨物的清點工作。管理人員只需要通過計算機就能夠了解到貨物詳細信息,如數量、品種等。與此同時,通過車載讀寫器傳回的溫度信息,管理員可以詳細了解到在貨物的整個運輸過程中,是不是有溫度超標的情況,從而可以及時判斷產品的品質,防止質量問題的發生。
在冷藏庫內部,同樣為其安裝多個 RFID 讀寫器天線,使天線發射的信號能覆蓋整個冷藏庫對冷藏庫中的溫度情況進行實時的監測。叉車將貨物運送到冷藏庫中后,按照要求放到的位置。此時,讀寫器讀取 RFID 標簽,根據天線安裝的位置,讀取標簽信號的強度等相關信息,計算出貨物當前所在的位置,是否是其正確的存放地點。如果貨物不在正確的位置,系統能夠及時通知管理員,調整貨物的位置,以免造成貨物質量損失。
圖3基于RFID技術的儲存
冷鏈物流冷藏加工
按照生產加工的需求將原材料從冷藏庫中運送到加工車間。在運送原材料時,管理員無需對運送的原材料進行逐一的核對,在冷藏庫門口安裝的讀寫器天線可以將所有出庫行為進行記錄,自動與出庫任務進行校對,這樣既節省時間,又提高了效率。
原材料被以某制定的單元送到加工傳送帶,傳送帶zui前端的讀寫器會讀取該單元的 RFID 編碼信息,主要是獲取該單元在本次之前冷藏運送中所保存的*的代碼編號,以方便與加工好的產品相關聯。待讀寫器提示已經掃描完成后,將原材料放在傳送帶上進行加工生產。加工之后的成品,同樣以定制的單位存放,該制定的單元的 RFID 編號可以通過系統與運輸原材料的 RUR 關聯,從而保證產品完整的可追溯性。將加工后的成品,運送到冷藏庫進行儲藏等待銷售,當供應商接收到零售商發送的訂貨信息后,就要按照訂貨單上的信息(商品名稱、數量)揀貨出庫。
圖4 冷藏加工
冷鏈物流出庫作業
供應商接收到零售商的訂貨信息,準備出貨。與入庫操作相似,應用RFID技術后,核對信息(看商品名稱、數量等和零售商的訂單信息是否一致)和出庫也是一步完成的。總之,在整個入庫到出庫的過程中,采用了RFID技術后,從裝貨到上貨架的操作、驗貨和出庫的操作都可以一步完成,大大減少了工作量,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而且減少了倉庫管理的工作量,提高了儲存安全性。
zui后,配送作業。貨物出庫后,裝上專業的冷藏車配送至零售商的交貨點。這個過程與運輸過程相似。配送是供應商的工作流程的末端,當供應商把貨送到交貨點,零售商驗貨合格后,供應商在整個冷鏈物流中的任務就結束了。
圖5基于RFID技術的出入庫系統
冷鏈物流銷售環節
在銷售階段,商家可利用 RFID 標簽質量追溯系統了解購入商品的狀況,幫助商家對產品實行準入管理。通過采用 RFID,因為不需要人工查看進貨的條碼而節省的勞動力成本。RFID 可以改進零售商的庫存管理,實現適時補貨,有效跟蹤運輸與庫存,提率,減少差錯。同時,智能標簽能對某些時效性強的商品的有效期限進行監控;商店還能利用 RFID 系統在付款臺實現自動掃描和計費,從而取代人工收款。
RFID 標簽在供應鏈終端的銷售環節,特別是在超市中免除了跟蹤過程中的人工干預,并能夠生成100%準確的業務數據,因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RFID 有助于解決零售業兩個zui大的難題:商品斷貨和損耗(因盜竊和供應鏈被攪亂而損失的產品)。研究機構估計, RFID 技術能夠把失竊和貨物滯壓降低 25%。
RFID 標簽讀寫的便捷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小人力成本;通過 RFID 冷鏈溫度管理系統進行實時監控和預警機制,可以減少貨物在流通及儲存中的變質損耗,方便信息追溯,并有助于質量事故的責任認定;RFID 冷鏈溫度管理系統可對溫度實現端到端的實時監控和記錄,可提高冷鏈食品的安全性,增強消費者信心,進而增加企業經濟效益;RFID 冷鏈溫度管理系統可提供全面的溫度數據記錄,滿足較高層次的“綠色食品消費”需求,可樹立企業品牌形象,增強企業競爭力。可以設想,RFID 技術很大可能在生鮮食品冷鏈物流管理領域引起一場變革,并成為未來食品物流領域一個經濟增長點。
注:本文由公眾號“RFID創新部落”編輯小New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小New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如涉及侵權,請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