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改:如何才能“有序”的放開發用電計劃?
閱讀:249發布時間:2016-9-12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進一步就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問題在操作層面予以明確和細化,群眾期許、地方期待、市場期盼。積極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與積極穩妥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必須良性互動。從而真正推動新的體制機制落地生花,否則“兩張皮”,導致地方在政策執行中各取所需、各自為政。
推進改革要堅持有向、有效、有序三者并重不偏廢。
改革的“有向性”要求,放開發用電計劃目的在于培育、建設、推進和完善電力市場,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改革的“有效性”要求,放開發用電計劃要注重市場競爭效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競爭真正實現電力工業的清潔、、安全、可持續。要堅持正確的市場理念,采納成熟的市場模式,使用標準的市場術語。該放手的舍得放手,不能“把著不放”,更不能“邊放邊抓”。
“放開兩頭”要與“管住中間”并行用力。
如果中間的輸配環節價格不明確、監管體系不牢固,兩頭的發用電計劃的放開終究只能是寄生于舊有的購銷價差和行政指令性的過網費之上;如果輸配環節做不到公平開放,輸配服務標準不明確、不透明,那么小網與大網之間、發用雙方之間的各類協議合同就不會牢固,市場也談不上穩健,秩序失范而威脅改革順利推進的風險必然存在。目前行業監管特別是輸配環節監管缺少有效方法手段,*編辦應研究落實9號文件要求的“完善電力監管組織體系”的具體措施。
放開發用電計劃應堅持和鞏固政企分開成果。
不能一放了之、當“甩手掌柜”,更不是將法定的政府計劃職能交到企業手中;交易中心采用電網企業全資子公司模式的,也不能交到交易中心手中,否則經過多年初步形成的政企分開成果毀于一旦。
準入與退出機制是放開發用電計劃工作的抓手。
準入機制影響市場結構,用戶放開規模應與發電機組放開容量相匹配;用公開透明的準入規則*“特批進入”*;“全進全出”,“釜底抽薪”,電網企業保底服務保量不保價。
發用電計劃放開的節奏應與市場建設路線圖高度契合。
一般意義上講,當中*直接交易電量增長到本地區的10-30%時,由于電網結構導致輸電阻塞、電源結構靈活性不足導致調峰困難等諸多原因,調度中心將難以*落實中*交易電量合同。基于問題導向,引入能反映實時價格信號的日前市場和實時平衡機制將成為必須。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的節點不是簡單的某年某月,而應首先是什么時間具備開展什么模式電力市場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