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外線是電磁波的一種,原子中的電子從能階跳到低能階時,會把多余能量以電磁波釋出。電磁波的能量越,波長越短,人類肉眼能看見的波長400nm-780nm(1nm=10-9m),對肉眼來說,400nm的電磁波顯示成蘭色、紫色,780nm的電磁波顯示成橙色、紅色。紫外線是指波長比400nm還短的電磁波,因其光譜在紫色區之外,故名為紫外線(Ultraviolet,簡稱UV)。紫外線通指是波長在100-400nm的電磁波,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紫外線。 紫外線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光波,依據不同的波長范圍,被隔分成A、B、C三種波段,其中的C波段紫外線波長在240-270mm之間,為的殺菌波段,波段中之波長點是253.7nm。 現代紫外線消毒技術是基于現代防疫學、光學、生物學和物理化學的基礎上,利用殊設計的,度和長壽命的C波段紫外線發生裝置,產生的紫外C光照射流水(空氣或固體表面)中的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水藻以及其它病原體受到一定計量的紫外C光輻射后,其細胞中的DNA結構受到破壞,從而在不使用化學藥物的情況下殺滅水中的細菌、病毒,以及其它致命病體,達到消毒和凈化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