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上海百試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342發布時間:2018-6-28
今年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同樣為9.8%,對應GDP增速6.8%。對此,有觀點認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電力消費彈性系數(即用電量增速與GDP增速之比)仍遠大于1,有違經濟常識。
“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化,電力生產與消費方式都在發生改變。”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薛靜表示,“全社會的電氣化水平正在提升,隨著產能優化、結構調整推進,能效水平也在提升。我們在調研時收到企業的反饋顯示,單位產值的電耗上升了,而能耗是下降了的。”
薛靜認為,想正確認識GDP與用電量的關系,要去看“背后的故事”,而并不能簡單看數字。“例如電解鋁、鋼鐵等產業,今年加大了節能減排改造力度。加裝的環保設備無疑會加大企業耗電量,但污染物排放減少也增加了企業的環境效益。
中電聯發布的《中國電力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國網、南網經營范圍內共完成電能替代電量1286億千瓦時,占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的2.0%,電能替代成效顯著。此外,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達到10.7%,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用電量增長14.7%。包括電能替代以及大數據等在內,產業結構調整催生的各類新興行業對用電需求的增量貢獻明顯。
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張琳認為,近三年的電力需求增量目前高于“十三五”規劃預期。“并不是說新常態下,電力增速就該相應降至中低速。隨著電氣化水平提高,電能替代發展模式,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還會提高,‘十三五’以及未來電源規劃建設的計劃可能會改變。”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