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領域,必須主動適應“互聯網+”的時代發展的趨勢,牢牢抓住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機遇,主動求新求變,才能繼續占據信息化的制高點。“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提出了三個主要任務,基礎能力提升行動,管理服務創新行動和社會協助發展行動,基礎能力提升行動,主要是促進數據資源和服務資源的聚集、整合、共享、形成基于大數據的人社領域“互聯網+”基礎能力。管理服務創新行動,主要是依托基礎能力在人社系統的廣泛應用,促進管理模式創新,形成適應“互聯網+”的人社新形態,社會協助發展行動,主要是將基礎能力和業務能力向社會、市場輸出,支持“雙創”,并反哺人社工作,借助“外力”實現人社工作的新發展。
一、“互聯網+人社”行動面臨的形勢
德生科技認為人社信息化在迎來新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這些主要挑戰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分散建設的現象仍然存在
主觀因素是對統一的建設、網絡互聯、信息共享觀念比較淡薄,這種狀況給社會保障“一卡通”以及跨地區協助、跨業務協助造成了較大障礙。
(二)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仍然突出
1、地區:經濟發達地區發展較快、西部地區較慢;2、業務領域:就業、社保領域信息化水平較高,但人事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收入分配等信息進展較慢;3、功能:業務經辦、功能信息化水平高,基金監管也開始在全國部署和應用,但統計分析、宏觀決策等信息應用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三)安全防護的形勢依然嚴峻
*門的網絡安全保障和防護能力,從總體上來講仍然比較薄弱,數據省級集中風險和隱患驟增。如公共就業、人事人才和勞動關系等系統數據和人社業務系統數據互相交互、形成全省養老保險、全省公共就業務服務、全省人事人才等信息平臺。
二、適應“互聯網+人社”發展趨勢,實現人社服務新形態
(一)加強網上辦事平臺建設,線上線下一體化
以前到辦事大廳辦理社保業務需要排隊,現在已有網上辦事綜合服務大廳,為企事單位和城鄉居民提供一站式的網上經辦服務,大大提高了*門的服務水平。同時也可以同相關醫療單位、金融單位、媒體等合作提供基于現有的資源為居民提供個人社保基本信息查詢、繳費查詢、卡消費查詢、卡信息查詢等,讓居民特別是老人家可以更便捷的進行社保相關服務的辦理。
(二)把握移動互聯網趨勢,隨身隨時隨地服務
通過銀聯等相關單位合作,共同打造人社領域的便捷繳費服務新模式、讓相關參保人員通過手中的手機等方式就可以實現輕松繳費,同時通過這手機安裝相關人社APP就可以實現社保卡信息采集、保障*門與用戶的連接無障礙。
(三)推廣自助服務一體機,提供弱勢群體參與度
在各業務經辦大廳、街道社區部署德生寶社保自助服務終端機,多項人社便民服務事項可以在自助終端機上實現自主經辦。
(四)推進社保卡“一卡多用、一卡通用”,使服務多元化
實現社會保障卡在社會信用體系中“一卡通用”,為推進市民公共信用信息跨部門、跨層級共享提供有力保障。如社會保障卡可以相當于醫療診療卡、乘車卡、圖書證、景區年卡、公積金卡等使用。
三、勇于探索、持續深化“互聯網+人社”建設
(一)創新
德生科技認為應充分利用移動智能手機已普及全社會的優勢,緊跟移動支付潮流,大家集認證、交易、撥付、評估和考核為一體的人社支付平臺,面向社會公眾實現社保繳費、考試繳費、社保賬戶就醫買藥等移動支付服務。
(二)融合
繼續整合各類數據資源,特別是政府其他部門數據和互聯網數據,形成人社領域內“總體”數據,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挖掘技術,更深層次的獲取在社會保險、就業勞動關系、人事人才等領域的業務洞察力,力爭在人社信用體系建設、智能技術推廣應用和未來政策推演等領域實現新突破。
(三)安全
人社公共服務更加開放的同時,風險和壓力也在集中,下一步,可以運用云計算技術,加強安全、提供性能、更好的為百姓服務。運用大數據技術,增強智慧決策能力,為老百姓提供更加的智慧服務。
(四)挑戰
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勇于探索“互聯網+人社”建設,同時面臨各方面的調整,包括了相關單位的應用聯調,改造能力和時效的壓力,運維團隊的能力后臺的處理能力和突發的應急管理能力,社保成本及面對的操作和保險壓力,業務模式創新帶來的壓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