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患者就醫體驗水平,已成為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醫療機構的共識。然而,被公眾詬病多年的看病難、看病煩(主要集中在“三長一短”,即掛號和候診時間長、繳費隊伍長和看病時間短)的現象依然存在。其中,特別是涉及到用醫保個人賬戶來繳費支付掛號、藥品和檢查等多個繳費環節,占用患者時間長的問題尤為突出,群眾反映強烈。
針對這個問題,相關職能部門積極研究對策,并制定相關政策,在2016年11月8日,*發布《關于印發“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的通知》,行動計劃里明確提出的“加快推進社保卡加載金融功能,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支付結算平臺,廣泛借助合作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等支付渠道,拓展社保卡的線上支付結算模式”等相關工作要求。為了適應“互聯網+人社”的發展需要,各地*門急需建設一個具有背景的、安全的、標準的平臺,能夠提供安全認證、社保參保、定點醫療、政務服務等與參保人相關的民生服務功能,滿足參保人的業務需要,提供快捷方便的移動支付渠道以及移動支付結算服務。
廣東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銀聯在社保行業的開發商、運營商、推廣合作伙伴,在這一過程中,積極探索拓展社保卡線上支付結算模式,打通了人社局、*、銀聯、醫院等多個部門的通道壁壘,整合推出了基于社保卡線上移動支付的醫保移動支付服務系統這一創新性產品,實現了醫保個人賬戶在看病就醫過程中的便捷應用。
截止到目前,德生科技已經為湛江、廣州等多個城市實現了醫保移動支付服務系統的鋪設,其中,在廣州,截止2019年2月,已在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云、黃埔、南沙、番禺、從化、花都、增城11個行政區的117家醫保定點醫院實現了移動支付服務。參保人只需根據醫院導診臺指引進行實名認證、綁定社保卡后,即可體驗醫保移動支付。自從醫保移動支付在相關醫院的落地運行后,有效提升了人社與醫保部門的管理及服務水平,同時對定點醫院的人工服務壓力大,效率低,醫保患者就醫繳費排隊長、就醫體驗差等問題起到了很大的緩解作用。截至2019年1月,使用平臺醫保移動支付服務的參保人約40萬,結算醫療費用約5677萬元。
隨著醫保移動支付服務系統在湛江、廣州等多個地方的成功運行,為拓展社保卡線上支付結算模式邁出了極其重要的一步,也為其他地市開展醫保移動支付業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與此同時,德生科技也將根據*門政策與市場發展需求相結合,將醫保移動支付從目前的門診部門覆蓋到住院、藥店場景、以及慢性病管理、電子處方、藥品配送等多個場景,在技術上和場景上不斷創新拓展,積極打造醫保移動支付服務新業態,為參保人提供安全、便捷、多樣的醫保移動支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