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纜交接箱的核心
閱讀:1258發布時間:2016-4-19
隨著國內光纖接入網建設的迅猛開展,光纜交接箱作為室外光分支點采用的一種重要配線設備,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此,我們從箱體性能、密封方法、容量問題、進纜根數4個方面探討光纜交接箱在設計和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箱體性能
光纜交接箱既然是一種室外設備,那么對它zui根本的要求就是能夠抵受劇變的氣候和惡劣的工作環境。它要具有防水氣凝結、防水和防塵、防蟲害和鼠害、抗沖擊損壞能力強的特點。目前國內使用的光纜交接箱箱體主要有3類:原裝德國KRONE箱體,國內參照KRONE箱體的仿制品和以鐵質為主的金屬箱體。對于金屬箱體,由于其在防水氣凝結方面的低劣性能,注定不會得到大量使用,并逐漸被淘汰。KRONE箱體采用不飽和聚酯玻璃纖維增強材料(SMC),內襯鋼網,而國內一些份制品由于材料性能問題導致箱體在防水氣凝結和抗沖擊兩項性能上與KRONE有較大差異,另外由于密封膠條抗老化性能較差,在防水、防塵兩項性能上表現也一般。綜合考慮性能價格比,選擇KRONE箱體還是較為適宜的。
二.密封方法
箱體的性能達到了室外環境的要求,那么光線交接箱內部被侵蝕的*途徑就是光纜進孔。顯然,如果進孔密封不好,八井中的大量潮氣會直接涌入箱體內,對箱內部件甚至光無源器件造成直接損害。通常,工程上采用松香加石蠟(1:1)混合密封的方法,當然,也有使用玻璃膠、橡皮泥或合成密封材料的。但是,不論使用什么材料,都必須具有凝結快速、不溶于水、溫度性能好、不干燥龜裂等基本性能。
三.容量
在實際設計和工程中,人們對光纜交接箱的容量問題似乎僅僅要求容量越大越好,但這樣可能帶來的后果是:箱體體積增大、設備價格增高。那么更合理的情況應該是怎樣的呢?
光纜交接箱的容量實際上應包括主干光纜直通(或直熔)容量、主干光線配線容量和分支光纜配線容量3部分。假設主干光纜為216芯帶狀光纜(12芯/帶),在該分支點下落3帶,則:主干光纜直館區容量為18-3=15帶,180芯;主干光線配纖區容量為3+3=6帶,72芯;分支光纜配纖區容量為主干光纜配纖容量的1.5-2倍,即108-144芯。
實際上,我們經常所說的交接箱的容量應該指的是它的配纖容量,即主干光線配纖容量與分文光線配纖容量之和。針對這個例子,這個交接箱的容量應該為180~216芯。
至于主干光纜的直通部分,實際工程中主要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剪斷熔接;另一種是不剪斷(俗稱掏接)。對于前一種情況,需要在光纜交接箱中安裝的熔接盤(或熔接模塊/單元),對于后一種情況,可以通過的直通單元來容納直通光纜,如世紀人公司的光纜直通單元。
四.進纜根數
人們在實踐中往往忽視進纜報數這個問題,人們更關注交接箱的性能和容量。但是,由于光纜交接箱是長期使用的設備,隨著電信運營的不斷發展,線路的不斷擴容,進箱的光纜會是逐年遞增的。沒有人希望看到這樣的現象:光線交接箱的容量還有富余,但卻再也找不到進統孔位和光纜固定位了。
沿用上面的例子,假設每根分支光纜為12芯,則:主干光纜2根(一進一出);分支光纜為9-12根。共計11-14根光纜。當然如果分支光纜的芯數大一些,進纜報數相對會少一些。但從實踐中看,光纜交接箱至少要保證10個以上的光纜進孔和光纜固定位。
當然除了上述4個核心問題以外,光纜交接箱還有一些問題也同樣需要重視,比如跳纖的管理問題等等。在此就不—一詳述了。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