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門禁一體機和分體機是根據讀頭和控制體是否分離來區分,合二為一則為分體機,各自獨立則為分體機。
而傳統門禁(霍尼韋爾、HID、捷順等)產品都是分體機,令令開門的主打產品卻是一體機。這是為什么呢?
門禁作為安防智能化的關鍵部件,很早就出現了。受限于當時的芯片性能和技術水平,決定了門禁采用讀頭和控制器分離的方案。首先,刷卡門禁需要用戶近距離的與設備接觸,必然產生“讀頭”這一形態的產品。針對一個有著近萬人的企業園區,當時的芯片沒辦法處理如此多的用戶數據和邏輯算法,那么就把這一部分作為主控模塊獨立出來,就是所謂的門禁控制器。當然還有基于工程、業務需求方面的考量,但核心的限制還是 CPU 的計算與存儲能力。
到了 2010年以后,隨著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的飛速發展,能解決前述困境的高性價比的單芯片已經越來越多。然而沿襲行業的一貫認知,很多門禁廠家依舊以讀頭、控制器形態研發產品。其實,從當時從技術水平上來講,將讀頭和控制器合二為一已經*可以實現了。
在當時,雖然說分體機是門禁行業的主流,但是這三點缺陷并不能解決:1、工程實施復雜:讀頭和控制器之間要走線、供電,尤其是一個點位的時候,工程量較大。2、針對一個區域少量點位的場景,成本高。3、大部分讀頭與控制器采用韋根協議,接口不安全,存在安全隱患。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令令開門隨后推出了一體機采用高集成度設計方案,在直徑10cm 的圓形外殼內,實現高速二維碼讀頭、刷卡讀頭、藍牙讀頭、主控制器和三色燈的集成。使得在工程安裝方面布線簡單,安裝方便。
一體機在面世至今,在高速通行領域基本代表了新門禁產品的更高集成度,大可實現60人次/分鐘的通行效率。 同時,隨著閘機的集成度越來越高,已經出現寬度與名片大小相近的閘機,這就對安裝在其上的門禁產品提出了*的要求。因此,令令開門在高速通行場景下推出了尺寸小(101*56*21mm)、集成度更高的產品。主要是為了滿足閘機的技術演進,支持內嵌安裝。
近幾年,人臉識別技術的日趨成熟,人臉門禁成為尊貴通行體驗的代名詞。為了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集人臉、二維碼、手機 nfc(手機藍牙/普通卡)于一身的三合一產品橫空出世,沿襲一貫的高集成度,具備精美外觀的同時,具備強悍的性能指標。
隨著門禁行業的發展,硬件同質化不斷提高,門禁企業的競爭本質上是智能門禁系統的競爭。物業運營方更看重以門禁系統為支點,融合周邊辦公、梯控、停車、消防系統,統一進行高效管理,從而降低管理成本。從越來越多運營方接收令令開門eNFC統一平臺的建設思路來看,這一點體現的*。
在這個過程中,客戶原有的刷卡門禁、人臉門禁等設備需要接入令令eNFC 平臺。為了兼容傳統的刷卡讀頭設備,也是為了適配舊改市場沒辦法走網線的場景,比如弱電機房到閘機只有雙絞線或是4芯電源線,無法接入網絡。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采用讀頭和控制器分離的分體機也就應運而生,這樣可以通過控制器將門禁接入網絡。讀頭和門禁控制器通過 RS485 接口通信,采用加密的通信協議。
分體機大的特點是控制器可以帶多個讀頭,當同一個區域存在在多個門的時候,控制器方案可以節省成本;控制器可以兼容老舊門禁的設備,在原有的門禁基礎上實現平滑升級,降低改造成本。
從實際的工程應用上看,分體機和一體機適合不同的工程環境,通過兩者配合使用,滿足了具體復雜場景的個性化需求,可為企業低成本搭建高效智能門禁系統。
進入“令令開門”訂閱號,查看各類《智能門禁和智能訪客的解決方案以及3000+經典項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