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醫院H2O2雙氧水濃度超標報警器及消毒標準規范
閱讀:983 發布時間:2018-3-29醫院H2O2雙氧水濃度超標報警器及消毒標準規范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各類從事醫療活動的環境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醫療用品。消毒劑、污水、污物處理衛生標準。本標準適用于各級各類醫療、保健、衛生防疫機構。
2 引用標準
GB 4789.4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
GB 4789.11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溶血性鏈球菌檢驗
GB 4789.28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染色法、培養基和試劑
GB 7918.2 化妝品微生物標準檢驗方法、細菌總數測定
GB 7918.4 化妝品微生物標準檢驗方法 綠膿桿菌
GB 7918. 5 化妝品微生物標準檢驗方法和試劑 金黃色葡萄球菌
GB J 48 醫院污水排放標準(試行)
3 術語
3.1 消毒衛生標準
不同對象經消毒與滅菌處理后,允許殘留微生物的zui高數量。
3.2 層流潔凈手術室及層流潔凈病房
采用層流空氣凈化方式的手術室及病房。即空氣通過過濾器,呈流線狀流入室內,以等速流過房間后流出。室內產生的塵粒或微生物不會向四周擴散,隨氣流方向被排出房間。
3.3 重癥監護病房
采用現代化儀器、設備,對各種危重病人進行持續監護與治療的病房。
3.4 保護性隔離房間
為避免醫院內高度易感病人受到來自其他病人、醫護人員、探視者以及病區環境中各種致病性微生物和條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進行隔離的房間。
3.5 供應室清潔區
滅菌前,供應室人員對清潔物品進行檢查、包裝及存放等處理的區域。
3.6 供應室無菌區
滅菌后,供應室內無菌物品存放的區域。
3.7 消毒劑
能殺滅細菌繁殖體、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殺滅細菌芽抱的藥物。
4 衛生標準
4.1各類環境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衛生標準
4.1.1細菌菌落總數
允許檢出值見表l.
表1各類環境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細菌菌落總數衛生標準
環境類別 | 范圍 | 標準 | ||
空氣 | 物體表面 | 醫護人員手 | ||
Ⅰ類 | 層流潔凈手術室、層流潔凈病房 | ≤10 | ≤5 | ≤5 |
Ⅱ類 | 普通病房、產房、嬰兒室、早產兒室、普通保護性隔離室、供應室無菌室、燒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 | ≤200 | ≤5 | ≤5 |
Ⅲ類 | 兒科病房、婦產科檢查室、注射室、換藥室、治療室、供應室清潔室、急診室、化驗室、各類普通病房和房間 | ≤500 | ≤10 | ≤10 |
Ⅳ類 | 傳染病科及病房 | - | ≤15 | ≤15 |
4.1.2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檢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況下進行相應指標的檢測。
母嬰同室、早產兒室、嬰兒室、新生兒及兒科病房的物體表面和醫護人員手上醫`學教育網整理,不得檢出沙門氏菌。
4.2 醫療用品衛生標準
4.2.1 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或接觸破損皮膚、粘膜的醫療用品必須無菌。
4.2.2 接觸粘膜的醫療用品
細菌菌落總數應≤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檢出。
4、2.3 接觸皮膚的醫療用品
細菌菌落總數應≤20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檢出。
4.3 使用中消毒劑與無曲器械保存液衛生標準
4.3.1 使用中消毒劑
細菌菌落總數應≤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檢出。
4.3.2 無菌器械保存液
必須無菌。
4.4 污物處理衛牛標準
污染物品無論是回收再使用的物品,或是廢棄的物品;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況下,進行相應指標的檢測。
4.5 污水排放標準
按GHJ48(試行)執行。
5 檢查方法
5.1 采樣及檢查方法。見醫院消毒衛生標準附錄A:采樣及檢查方法
6 有關規定
6.l 各級、各類醫療、保健、衛生防疫機構必須執行本標準。并應專門科室(部門)負責民體貫徹實
6.2 各級衛生監督、衛生防疫部門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醫`學教育網整理和《消毒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負責監督、監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