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7月25日起,凡是持有電子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在入境時,可以通過邊檢自助查驗通道出入境,省去了排隊、驗證、等候的時間。而刷護照、摁指紋,自助通關僅需10秒就能搞定。目前自助通關已經在北京邊檢總站T3航站樓入境處成功運營!
自助通關,人行通道的一次革命!
大多數人看到這篇新聞的時候,心里總想什么時候我也能用用這個高科技設備,或者在現場拿起手機與自助通道來了個合影,然后將照片發上朋友圈。
當小編看到這一篇新聞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人行通道閘,我們業內普遍稱之為“閘機”,小編認真看了它的工作原理之后,發現自助通關設備和我們平時在地鐵站、高鐵站,景區看到的人行通道閘大同小異,只是從簡單的單門擺閘驗證變成了雙門擺閘驗證。
原先的人工驗證;從交證件、邊檢民警查詢信息、蓋章、放行,這一套手續下來,zui快也得20秒。
而自助通關設備的運營;旅客只要將護照放進儀器里掃描,然后進入三輥閘通道,再摁指紋,通道門打開,通關zui慢也不會超過10秒。人們不禁感慨“太快了,太便捷了。
這的確是太便捷了,但是對于*次使用自助查驗通道的旅客一般都會出現緊張情緒和不會操作,如果沒有邊檢民警的指引,則會出現:驗證不通過,通道閘機內的顯示屏幕和語音播報系統會提示旅客;*道門是護照驗證,只需將護照放正確在感應區即可,*道門驗證不通過; 也將無法進入到第二道。完成了*道驗證,就進入到第二驗證,*道擺門就會關閉。第二道門則需要指紋驗證,完成指紋驗證還需進行圖像對比驗證,如果頭發遮住眉毛乃至眼睛,或者戴墨鏡,無法讓攝像頭進行人證核對,則不通過;抱著小孩使用自助查驗通道,也不會不通過等等。
旅客將護照放進儀器里掃描,然后進入通道,再摁指紋,通道門打開,通關不超過10秒。IC芯片嵌入電子護照。
目前人行通道在廠礦、大廈樓宇、食堂消費、場館景區、碼頭、地鐵等通道都已經普遍出現,目前國內的地鐵,機場的項目基本都是國外公司在做,國內機場自助通關的運用對國內人行通道閘業內來說更是一場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