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尋求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的中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遇到的競爭激烈程度,絲毫不亞于傳統汽車。隨著合資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發力,自主品牌也開始進入新一輪布局。
“從榮威eRX5開始,SRY4系列管狀電加熱器上汽將進入到新能源汽車不靠補貼也能生存的狀態。”日前,上汽知情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上汽希望通過全新平臺開發的插電式強混汽車,來搶占競爭更加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無*偶,奇瑞汽車、北汽集團、吉利集團等車企,在公布的未來新能源戰略中,也已經提到要打造全新平臺。
全國清潔汽車行動協調*小組辦公室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認為,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性價比只有達到可以與傳統汽車競爭,也就是在沒有政策補貼情況下,消費者購買時仍能選擇新能源汽車,才能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走出培育期,進入快速發展期,而目前,車企仍然處于這種能力發展的初期。
目前,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啟動平臺化戰略,新能源汽車市場新一輪競爭序幕即將拉開。
賣車不靠免費牌照
與在傳統車平臺上開發新能源汽車受到種種限制不同,在全新平臺開發的新能源產品將更具競爭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上汽將專門針對沒有補貼的城市推出版,而之所以能隨行就市推出不同版本,與榮威eRX5全新平臺的打造分不開。
與新能源汽車特別是插電式強混車在傳統車平臺上打造不同,榮威eRX5在上汽集團全新SSA平臺上打造而成。具有拓展性的SSA平臺,相當于上汽專門為新能源汽車開發的平臺。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普遍現狀是:排量大,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一旦電量耗完,油耗比普通燃油車還高;后備箱太小、造型丑、品質差,買個十幾萬元的車,頂多六七萬元的品質;電池技術落后,重量過大、衰減嚴重、純電續航里程虛標、故障率高;用車不省心,用戶抱怨多、保值率低,二手車賣不出去等問題。
而全新平臺開發的新能源車,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從榮威eRX5的性能上看,小排量發動機+電力驅動系統+用車大數據分析引擎,完與傳統SUV爭奪市場,同時在成本的控制上,也更加靈活。
“eRX5的推出,目標是要宣告新能源車*依靠限牌城市免費牌照來銷售的時代成為歷史。”上汽內部人士透露。有業內人士認為,榮威eRX5上市之后,有望帶來“鯰魚效應”引起其它新能源汽車廠商的重視,提升技術實力,降低售價,不再*依靠補貼,把新能源汽車行業推向更為理性的市場化競爭態勢。
到了拼產品力的時候
實際上,為新能源汽車全新開發平臺的自主品牌車企越來越多。奇瑞“小螞蟻”電動車是奇瑞*款采用全新平臺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奇瑞的新能源汽車將形成小型純電動、中型純電動、插電式混合、電驅動四大平臺。”奇瑞總助理金弋波說。
而北汽新能源公司在“蜂鳥計劃”中,提出到2020年,北汽新能源旗下將形成“協同平臺”和“全新平臺”兩大平臺全新新能源車專屬平臺。
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馮擎峰表示:“吉利新能源汽車規劃中,也會開發全新平臺來生產新能源汽車。”
“打造全新平臺開發電動車的初衷,主要有兩個:一是為了更加安全;二是為了輕量化。”馮擎峰認為,開發全新平臺,才能與純電動車不斷提升的性能無縫對接。
電動車平臺可以更加合理布局電池的位置,而通過輕量化,可以在電池性能一定的情況下,增加續航里程。
除此之外,開發全新平臺,也是國內車企應對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的有效手段。在市場和政策紅利下,也使得外資車企,從高高在上的營銷1。
市場,繼通用、本田相繼推出全新平臺打造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后,“保守派”大眾集團CEO穆倫日前也宣布了大眾的新能源汽車戰略,稱大眾計劃于2019年推出基于MEB電動車模塊化平臺打造的新車型,此外還考慮增加新的電動車平臺。
奔馳正式發布了全新純電動車子品牌“EQ”,并推出EQ系列純電動SUV車型,預計2019年正式量產。同時,奔馳計劃今年年底推出三款電動車。
在國內市場,新能源汽車合資的趨勢也在加快。早在2012年,戴姆勒就聯手比亞迪推出了騰勢品牌,鎖定電動汽車市場。今年9月,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成立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及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出行方案等領域展開合作。北京現代也推出了“NEW”戰略,混合動力車型第九代索納塔混動版已于今年6月上市。
車企*將打價格戰?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30.2萬輛,銷售28.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3.0%和100.6%。
從趨勢上看,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進入退坡通道,并正在從普惠制轉向積分制,要迎合政策的變化,廠家必須擁有自己*的競爭力,銷量才不會隨著補貼政策的退坡而削減。
“補貼退出后,自主品牌新能源車企將與外資、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自主品牌必須要加快技術研發,以應對來自外界的壓力。”清華大學汽車技術與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認為。
“從趨勢上看,電動車的競爭力是體現在補貼政策結束后,是否還有市場。”上汽集團副總裁、乘用車公司總王曉秋認為,SRY4系列管狀電加熱器“如果能夠將300公里續航里程的電動車,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車價控制在10萬元以內,未來將市場競爭力。”
平臺化將有效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不過,并非僅僅平臺化就能使國內車企抵御新能源市場競爭。實際上,國外廠家大都采用全新平臺開發新能源車,加上其布局,在性能和成本上,競爭力毫不遜色于自主品牌。SRY4系列管狀電加熱器不排除外方為了擴大規模,在新能源車價格上進行下探的可能。
“電動車絕不只是一個技術的改變,而是整個技術、產品、市場結構等都發生了變化。”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認為,電動汽車未來競爭力,將還伴隨著出行模式的改變,而目前,很多車企已經開始規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