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柔性礦物絕緣電纜發展歷程
閱讀:2568 發布時間:2017-7-7
柔性礦物絕緣電纜(BBTRZ)的技術發展
1. 礦物絕緣電纜的發展 礦物絕緣電纜(Mineral Insulated Cable)簡稱MI電纜。目前按結構特性可以分為剛性和柔性兩種。 剛性礦物絕緣電纜(BTTZ)發明較早,19世紀末瑞士工程師Arnold Francois Borel就提出礦物絕緣電纜的設想,并于1896年獲得權,1934-1936年法、英投入生產以后發展很快。我國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研制,開始用于軍事領域,80年代中期開始工業化生產,并逐步被建筑領域全面接受。由于剛性礦物絕緣電纜在結構設計上的天然不足,造成其在性能、生產及敷設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在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盟國家中,柔性礦物絕緣防火電纜的崛起,剛性礦物絕緣電纜的使用正在被替代。 柔性礦物絕緣電纜(BBTRZ)的發明較晚,大約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誕生于瑞士斯圖特電纜公司,早、的柔性礦物絕緣防火電纜于2003年由上海快鹿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推出。 2. 柔性礦物絕緣電纜的組成 相對傳統的剛性礦物絕緣電纜,柔性礦物絕緣電纜是由銅絞線、礦物化合物絕緣、和礦物化合物護套所構成。其采用柔性結構,主要材料均采用無機材料,彌補了結構硬、易燃燒、有毒等缺陷,并且具有一些其他電纜不具有的優點,如:耐火、載流量大、耐沖擊電壓、耐機械損傷、無鹵無毒、防爆、防水、耐腐蝕、壽命長、安全、耐過載、耐高溫、成本低等特點。
3. 性能對比 一般的電線電纜由于絕緣使用的都是有機高分子材料,因此在火焰條件下極易碳化從而失去絕緣作用。由于柔性礦物絕緣防火電纜主要材料全都采用無機礦物或礦物化合物組成,它本身不會引起火災,不可能燃燒或助燃。而這些材料一般都具有1500℃以上的較高熔點,因此防火電纜即使用于火焰條件下也能發揮正常的輸電功能,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防火電纜。 柔性礦物絕緣防火電纜產品的工藝結構與傳統電纜*相同,成功的解決了氧化鎂銅管礦物絕緣電纜的生產工藝所決定的產品眾多不足之處。該產品的問世,成為防火電纜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同時也加快了中國電纜的技術研發水平與接軌的進程。
BBTR(Z)與BTTZ比較 比較內容
BBTR(Z)柔性礦物絕緣電纜 BTTZ剛性礦物絕緣電纜 絕緣性 增強了電性能與機械物 理性,耐化學性,更有絕緣能力 容易吸潮影響絕緣,特備是大量的接頭所導致,保護絕緣體的銅管同樣具有風險 耐電性 耐電壓等級重型為1000伏,符合現代建筑電氣設計,大大提高使用壽命 耐電壓能力zui多達到750伏,很難承受變頻與電感因素形成的沖擊電壓,很難符合現代設計的安全要求 安全可靠 使用安全性 耐溫等級125℃,安裝過程無接頭,提高了可靠性 接頭過多引起的不可靠性 環保性 無機物組成,無污染,綠色環保 金屬構成,其制造過程存在環保問題 節能性 耐壓、耐受性更高,更支持現代建筑的節能設計 耐電壓等級低,對現代建筑設計有局限性 節能環保 公益性 從根本上節約了資源與能源型產品的消耗 大量消耗金屬銅與鎂等資源性材料 規格限制 多芯結構中的單芯zui大 截面積可做到300mm2,可以覆蓋各種規格建筑電線電纜需求 多芯結構的單芯截面積局限于35mm2以下,難以實現多芯大截面的防火電纜要求 敷設要求 無接頭、重量輕,各種常規方法敷設均可,占用空間很小,無敷設安全隱患 接頭多、外徑大,占用寶貴空間,而且線路設計、施工難,且易產生敷設安全隱患 施工便利 施工問題 結構柔性,便于彎曲,中間無接頭,方便省力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難以彎曲,造成接頭過多,施工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