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路是未來的路,展望未來,需要登高望遠;智慧的路是理想的路,追逐理想,需要堅定信念;智慧的路也是現實的路,付諸于行,更需要腳踏實地。
在《智慧的路》專欄,您可以看到我們面向高速公路信息化,日積月累的思考、寄望和實踐。
交通事件檢測系統,可以自動識別高速公路上偶發的拋灑物、事故、停車、擁堵、行人等交通事件,繼而觸發后續的事件預警、事故上報和事故處置等工作,是高速公路安全暢通的重要技術保障。
交通事件檢測系統的核心是事件檢測算法。那么,除了持續的算法優化,其他能夠有效提升檢測效果的輔助手段還有哪些呢?
本期“智慧的路”專題文章,小編為大家推薦四種切實有效的提升辦法。
01
多維感知詮釋1+1>2,真香~
傳統的事件檢測系統,多是采用可見光條件下的視頻檢測,天然容易受到光照、天氣、遮擋物等諸多條件的影響。
海康威視在方案設計之初,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感知手段,如激光、毫米波、熱成像等,感知技術手段更加豐富,與可見光視頻形成互補,可以很好地改善檢測效果。
近年來,雷視一體機成為高速公路智能化項目的“新寵”,其所具備的全天候、多場景、多目標、高精度的感知能力,為行業應用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體驗。
02
專屬硬件加持,大場景+小細節我都要!
在前端事件檢測模式下,采用專屬硬件,可以大大提升事件檢測的覆蓋范圍和準確率。道理很簡單,多數相機在部署時會首先被設計用來覆蓋一個大縱深的面,確保*的監控效果。而目前幾乎所有的事件檢測算法,做不到全視野范圍內都有效。
這時候,采用槍球一體機、環視一體機等多目形態的專屬硬件,不僅可以兼顧多個視角(多個鏡頭),增加檢測范圍(多個焦段),更能利用球機的變倍功能,第一時間對預警事件進行復核確認(槍球聯動)。
03
科學布建,因地制宜,事件檢測效果更棒!
視頻事件檢測系統對輸入圖像的質量有一定的要求。很多人覺得,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已經*可以實現“軟件定義”、“智能定義”。
其實不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挑選合適的前端設備,參考固有的性能參數,科學地設計安裝密度、安裝高度和安裝角度,再根據道路場景自身特點,合理地設置產品的工作模式和檢測策略,才能大限度地發揮出事件檢測系統應有的水平。
04
智能復核,過濾誤報“雜質”,準確率UP!
事件檢測算法本身不可能*準確,存在誤報和漏報問題,而高誤報率尤其影響系統的實用性。
事件智能復核,指的是利用后端平臺軟件對事件檢測系統的識別結果做二次核驗,再根據特定的規則剔除誤報的部分,留下正確的結果(整個過程好比用漏斗過濾雜質)。
▲智能復核可以有效過濾誤報事件
所以,智能復核雖不能提高事件的檢出率,但通過降低誤報率,可以間接提升系統的準確率。多個項目實測表明,在以誤報率高為主要問題的事件檢測系統中,采用智能復核策略,可將檢測準確率平均提升至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