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上浮是污水廠生化系統運行出現問題的表征,如無法及時排查問題、精準施策,可能對生化系統產生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
污泥上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污泥腐化:
主要是在操作不當,好氧池曝氣量過小。從而也導致活性污泥進入二沉池可能出現了缺氧而發生了污泥腐化的情況。從而厭氧分解和產生大量的氣體,導致活性污泥產生的了上浮的情況。
2、污泥脫氮:
當好氧池曝氣時間過長或曝氣量過大時,在好氧池內發生的硝化反應把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然后轉為硝酸鹽。當含有硝酸鹽的液體流入二沉池時,溶液停留時間過長可能會直接在二沉池由于缺氧的條件下發生了反硝化反應。
3、污泥膨脹:
絲狀菌膨脹導致了活性污泥的上浮,主要時活性污泥絮團內夾雜了過量的細小氣泡,導致了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比重降低的結果。
那么,具體實踐中如何處理污泥上浮?
污泥上浮現象不僅和活性污泥的性質相關,更與產生氣泡上浮相關。因污泥中產生氣泡,使污泥密度低于水,因此污泥上浮不應與污泥膨脹混為一談。具體解決辦法有:
1.降低進水鹽濃度,控制高負荷COD的沖擊。
2.準確地控制曝氣池內的COD負荷。通過準確地控制MLSS(建議6~8g/L)和曝氣池進水量,將COD負荷控制在0.2~0.4kg/(m3·d)的適當范圍,以減少污水的沖擊。
3.完善新建污水預處理工藝,控制污水厭氧與兼氧酸化水解池是保障后續曝氣池正常運轉的關鍵步驟,污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后,可以保證曝氣池污水的出水要求,也改善了二沉池的沉降性能。
4.控制氧曝池的溶解氧濃度,一般曝氣池的溶解氧控制在2-3mg/L。
5.增加污泥回流量,及時排除剩余污泥,降低混合液污泥濃度,降低溶解氧濃度,縮短污泥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