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小間距LED行業內部而言,LED顯示屏企業經營策略也在進行著某種分化。品牌以LED屏顯核心業務為基礎,開始拓展和發掘新的衍生業務,致力實現業務體系的多元化;而二、三線及新生品牌則更多專注于某一個或幾個細分領域,力求以深度挖掘尋求立足點。這種“放”和“收”,“面”和“點”的對比,也為行業帶來了更多看點。
LED小間距顯示存量市場的競爭也在加劇、新市場的開拓亦成為重點。存量市場的變化主要在于“市場參與主體在增長,不同主體之間、企業和新進入企業在關鍵的技術指標差異上變小”。這是一個同質化伴隨供給端增量的格局,是典型的紅海化市場方向。必然使得企業的競爭壓力增加。具體而言,則主要是指,較晚進入小間距LED市場的傳統LED屏企業產品線布局完成;綜合類顯示服務商,商顯企業、投影企業等進一步進入小間距LED市場。這些增量品牌會成為存量市場競爭的關鍵瓜分者。
新市場方面,一是應用類型的擴展,二是國際市場的開發。有別于,國際市場的開發受到包括貿易爭端等諸多因素影響,顯得“被動”,應用類型的擴展,則是廠商可以主動把握的趨勢。一方面,LED小間距產品的價格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兩點與5G、信息化、更多行業的可視化結合,構成了更為多元的應用類型市場的擴展機遇。在教育、會議、影院等領域,對傳統投影機的替代性需求,成為小間距LED會議市場搶占下一個風口的必爭之地。考慮到小間距LED的顯示特性、成本、市場認知、應用基礎等元素,其在大尺寸,特別是百寸以上領域將可能取得突破。對于會議室應用而言,小間距LED的應用無疑提供了一種更加高效的解決方案,這也使得針對會議室市場的產品成為近來小間距LED企業發力的熱點。
毋庸置疑的是,小間距LED自誕生以來就“經久不衰”,圍繞著不同維度,屏企展現出十八般武藝加入到這場競賽中,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企業更需要多元化的發展,即技術多元化、產品多元化、場景多元、解決方案多元化,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至于誰能成為大屏顯示的“頂流”,就留給時間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