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LED顯示屏技術的進步,點間距正在變得越來越小。根據行業共識,點間距在2.0mm以下的LED顯示屏即為小間距LED顯示屏。據了解,目前聯碩小間距產品中,點間距小的為P1.2,還有型號包括P1.5、P1.6,P1.8,P1.9,P2.0等。通常選擇小間距LED顯示屏,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P2.0間距LED顯示屏效果圖 方法/步驟 空間問題,即使是小間距如P1.5規格的產品,要實現全高清分辨率(1920×1080),屏幕尺寸也將達到144英寸,這對空間是個相當巨大的需求,不包含底座的長寬規格大概在3.2米×1.8米上下,要找一面能放下它的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還是不必考慮這個大家伙繁雜的安裝工作的情況下。 價格問題,由于需要在單位面積上安裝更多LED燈珠,小間距LED顯示屏對工藝要求更高,且散熱、電路等問題要解決起來也要花費比大間距產品更多的成本,良品率低,造成目前小間距LED產品的價格仍然高昂,但是隨著小間距LED顯示屏的產能增長,技術精進,良品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產品價格會繼續走低。 3 另外一個重要問題是維護,雖然LED燈珠的壽命可達10萬小時,但由于密度*,并且入室產品要求厚度要低,所以造成散熱困難,容易出現局部故障。這樣如果是一個面積尺寸較大的小間距屏進行維護和檢修,就很困難。但是奧蕾達已經突破這個難題,實現前維護 在小間距LED顯示屏的選型和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填充系數要高 LED顯示屏的填充系數(FillFactor)又稱為亮區比例,即每個像素的發光面積與該像素所占物理表面積之比。LED顯示屏是由離散的像素排列而成,像素之間存在明顯的不發光黑區。當近距離觀看時,畫面不連貫不完整,而且亮度不均產生顆粒感,如果發光源局限在很小的像素表面積內,致使單個像素亮度是整屏亮度的數倍乃至十多倍,則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刺目感。平板顯示器行業*的TCO’99標準規定,填充系數不應低于50%,目前市場上很多LED顯示屏的填充系數未達到這一指標。電視的低通濾波器的截止特性也直接影響了填充系數不同的LED顯示屏的合適拍攝距離。 相同點間距的LED顯示屏,填充系數小的比填充系數大的衰減的要多,所以拍攝距離需要加大。假如系統低通濾波通帶為4MHz,高頻的衰減特性為12db/倍頻程,那么,填充系數25%的拍攝距離就比填充系數50%的多衰減1.15db,拍攝距離需要增大約10%。填充系數的提高,使得顯示屏的視角更加寬泛,混色效果更加理想,克服了像素的刺眼問題,也為適當提高整屏的亮度以獲得更好的效果創造了條件。江蘇教育臺選用了填充系數為60%的LED顯示屏,它具有適中柔和的亮度、均勻鮮艷的色彩、清晰細膩的表現力,保證了顯示畫面的高品質。 2.色溫能夠調節 色溫(ColorTemperature)是通過發射體發射譜形狀與擬合的黑體發射譜形狀比較確定的溫度。演播室使用LED顯示屏作為背景時,其色溫應與演播室內燈光色溫一致,才能在拍攝中得到準確的色彩再現。演播室的燈光根據節目需求,有時使用3200K低色溫燈具,有時使用5600K高色溫燈具,LED顯示屏則需調節至相應的色溫,從而獲得滿意的拍攝效果。 3.拍攝距離要合適 正如前面談論點間距和填充系數所提到的,不同點間距、不同填充系數的LED顯示屏,合適的拍攝距離是不一樣的。被拍人物與屏之間的距離在4—10米比較合適,這樣拍攝人物時就能得到比較出色的背景畫面。如果人物離屏太近,在拍攝近景時,背景就會出現顆粒感,也容易產生網紋干擾。 4.保證良好的使用環境 產品在使用壽命期內只有在合適的工作條件下,故障率才低。LED顯示屏作為集成的電子產品,它主要是由裝有電子元器件的控制板、開關電源、發光器件等組成,而所有這些組件的壽命和穩定性都與工作溫度有密切的關系。如果實際工作溫度超過了產品規定的使用范圍,不僅其壽命會縮短,產品本身也會受到嚴重的損壞。另外,灰塵的威脅也不容忽視。在灰塵比較大的環境中工作,由于PCB吸附灰塵,而灰塵的沉積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散熱,將導致元器件溫度上升,進而出現熱穩定性下降甚至產生漏電,嚴重時會導致燒毀。灰塵還會吸收水分,從而腐蝕電子線路,造成一些不易排查的短路問題。要注意保持演播室的清潔。演播室改造會產生大量灰塵,需提前對LED顯示屏做好防護工作。 目前小間距LED顯示屏技術方向中的一些問題 關于“低亮高灰”問題: 傳統的LED顯示屏的確存在亮度太低時,灰度不夠問題,但這不是LED顯示屏進入傳統專業AV顯示領域的關鍵問題,但遺憾的是,目前這個問題被一些小間距LED顯示屏廠家無限放大,成為小間距LED顯示屏的主要問題,甚至以此提出小間距LED顯示屏“標準”,好像“解決”了這個問題的小間距LED顯示屏才是能合格進入傳統專業AV顯示領域的產品,反之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