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諸城市吉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248發布時間:2020-11-27
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單元技術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國內外不同技術組合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有多種,主要分為“厭氧+生態”工藝、“好氧+生態”工藝、“厭氧+好氧”工藝和“厭氧+好氧+生態”工藝四種。
1.地埋式人工濕地技術
在常規生化處理的基礎上,增加人工濕地系統進行深度處理。人工濕地系統是在具有一定長寬比和底坡的洼地上,由土壤和填料(如礫石)組成的人工填充床,使污水可以在填料的空隙或床的表面流動。
水生植物(如蘆葦、蒲草、美人蕉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強、生長周期長、外形美觀、具有經濟價值的植物種植在床面上,形成“基質-微生物-植物”復合生態系統,利用這種復合生態系統*的凈化功能高效凈化水。
適合規模適中,地形條件下容易收集污水,靠重力可以流出的村落。處理規模20~200t/天。工藝參數: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h,好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6h,污泥清洗周期為180天,人工濕地水力負荷為0.5~1.0m3/(m2·d)。
2.地埋式A/O-生態塘技術
一種常規生化處理后增加生態池工藝。生態池,也稱為氧化塘或穩定塘,是利用自然凈化能力處理污水的構筑物的總稱。凈化過程類似于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通常涉及對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立池塘,設置堤防和防滲層,利用池塘中生長的微生物處理污水。
生物池塘以太陽能為初始能源,通過在池塘中種植水生植物,養殖水產品和水禽,形成人工生態系統。
*后,不僅去除污染物,還將水生植物、水產品和水禽作為資源進行回收利用。凈化后的污水也可以作為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將污水處理和利用相結合,實現污水處理的循環利用。
該技術適用于有天然池塘或閑置溝渠的村莊,易于收集污水,可通過處理規模為20~200t/天的自流水。
工藝參數: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h,好氧池不小于6h,生態池不小于24h,污泥清洗周期180天。
3.地埋式A2/O-人工濕地技術
A2/O過程也叫A-A-O過程。該工藝是采用厭氧-缺氧-好氧方法的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簡稱,是*簡單、應用*廣泛的脫氮除磷工藝。適用于處理要求高、四季氣候變化大、氣溫低的地區。
處理規模不低于200噸/天。工藝參數:厭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2h,缺氧池不小于4h,好氧池不小于6h,人工濕地水力負荷為0.5~1.0m3/(m2·d),污泥處理周期為180天。
4.生物滴濾-人工濕地技術
又稱滴濾工藝,一般采用礫石或塑料制品作為過濾材料。當污水噴灑在過濾層上部時,一些污水、污染物和細菌附著在濾料表面,微生物在濾料表面繁殖形成生物膜。
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從而得到凈化。
該技術適用于一般處理要求、規模小、距離居民區較遠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規模為10~30噸/天。
工藝參數:集水池和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12h,生物濾塔負荷為0.2~0.3m3/(m2·d),人工濕地水力負荷為0.5~1.0m3/(m2·d),污泥處理周期為180天。
5.一體化MBR工藝
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和一體式浸沒式膜分離系統相結合的改進工藝,用膜組件代替傳統的沉淀工藝進行固液分離,可以有效去除固體懸浮顆粒和有機顆粒,制備無菌水。
該系統的流出物可直接用于生產或家庭再利用。處理系統排放的廢水各項指標均可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的規定標準。
該技術適用于有回用要求或用地緊張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規模為20~500噸/天。工藝參數:缺氧反應區停留時間不小于2h,MBR區停留時間不小于4h,污泥處理周期為360天。
目前,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已經成熟,有多種集成設備和組合處理技術。但我國農村生活污水分散、規模小、難集中,無法推廣復制大中型城市的污水處理工藝和設計參數,導致工程投資和運行成本高。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必須遵循“低投資、低能耗、簡單高效”的原則,采用智能化、傻瓜化的運行模式。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