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應用
重點污染區域定位
結合GIS地圖實時顯示監控區域內全部監測點的站點信息、監測數據,實現不同類型區域、不同功能點位、不同時間段的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統計和對比,發現污染變化規律,定位污染嚴重的區域和時間段,為環境執fa和決策提供及時有效的依據。
網格化大氣監測儀內的各傳感器和分析儀將多路測試信號按序通過接口協議進入無線通訊節點設備DVR的獨立(DTU)傳輸通道,經避雷處理后輸入到單元內數據采集器;采集器將采集的數據經過無線數據傳輸終端,通過TCP/IP網絡傳入到大氣網格化監測平臺系統;系統按照《國家空氣監測網子站監測數據報送傳輸協議》規定的內容接收和存儲子站上傳的監測數據;將接收到的數據進行解析、存儲、處理、審核及上傳等處理工作,及時在平臺上進行圖形展示和數據分析 。
微型空氣監測站帶CCEP證書 使用性能、材質說明
檢測原理:CO, SO2, NO2, O3:電化學; PM2.5,PM10:光散射 ;TVOC:PID光離子
傳感器壽命:1-2 年
線性誤差:≤±2%
零點漂移:±2%(F.S /年)
供電電壓:12V (配套系統采用太陽能供電電池)
信號輸出:GPRS信號(標配), RS485輸出(選配)
每組信號輸出間隔:60s
傳感器響應時間:30s
溫度環境:-20-60 ℃
濕度環境:5-90%RH
安裝方式:懸掛式, 吊裝
客體材料:鋁材質
防護等級:IP65, TVS 8000V 防雷、防浪涌、防突波保護
尺寸:長55*46*32cm寬高
重量:20kg
微型空氣監測站帶CCEP證書 設備的必要性
日益復雜的大氣污染狀況正在對傳統的大氣污染源監測方式提出挑戰,當前實施的環境空氣國控點監測系統監測點位數量有限、成本高昂,以點代面的方法導致時效性不足,達不到精細化管控的目標,且無法實現對監測體系中時空動態趨勢分析、污染減排評估、污染來源追蹤、環境預警預報等能力的深度挖掘。結合國wu院辦公廳關于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要求,碧野千里以豐富的大氣環境監測領域經驗,開發了一套可實現高密度網格化布局的低成本、多參數集成的緊湊型微型環境空氣監測系統,網格化的監測體系可在區域內全覆蓋,實現高時空分辨率的大氣污染監測,結合信息化大數據的應用實現污染來源追蹤、預警預報等功能,為環境污染防控提供更為及時有效的決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