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安保力量的加強,各種安檢設備種類繁多,“安檢門”作為一種常見的安檢設備,各種各樣的安全門品牌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我們身邊。那么,通過安檢門“照射”對身體確實有危害嗎?
在這里,慧瀛安全門品牌再為大家普及一下人們經常提及的“輻射”。輻射分為“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前者能量高,可以使原子或分子產生旋轉和電力現象,如核輻射和X光輻射,是我們必須防護的。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輻射源,比如WIFI、手機及陽光等屬于非電離輻射,這類輻射原則上不會改變物體的性狀,但是大劑量該類輻射的危害性研究還在進行中,所以世界各國仍舊對該類輻射的產生制定了相應的限制標準。我國的安全標準規定是40微瓦/平方厘米(μW/c㎡)以下,即是安全的。
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輻射,如主流無線路由器輻射為 24-31(μW/cm2),而主流手機待機時為17-25 μW/cm2,通話時激增至93 μW/cm2。我們需要指出的是,非電離輻射距離損耗*,無線路由器的WIFI信號在空氣中傳播1米,輻射水平將下降至 4.5-6.8 μW/cm2,傳播2米后更是下降至 0.8μW/cm2,遠低于國家標準。
總之,作為在醫療機構工作的一員,我們應該更加科學地認識關于“輻射”的相關知識,安全門品牌、WIFI信號等產生的輻射對身體不會有危害,如果有,比起*用手機聊天以及不規范的接觸X光檢查、介入檢查藥物等放射源的危害要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