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州文沖船廠有限公司建造的“通程”號成功交付,成為目前國內自主設計、建造的艙容zui大、挖深zui大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顯示了我國船企在疏浚裝備方面的建造能力。今年初以來,5萬噸半潛船、海洋工程勘察船、1400客位客滾船等一批新型高技術船舶集中建造,使廣州地區船企高技術船舶的在建數量創歷史新高。業內專家認為,這一重要轉變將有力地推動華南地區船舶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同時,由于這些船舶技術含量高,也增加了相關船企按期交船的不確定性。
建造風險不容忽視
據了解,廣州地區船企在建的高技術船舶中,大多數為首制船,如廣州廣船股份有限公司的1400客位/2000米車道客滾船、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的5萬噸半潛船和350噸三用工作船等。其中,5萬噸半潛船更是目前亞洲在建的主尺度與噸位zui大的高技術、高附加值特種運輸船,同時也是的大型海上工程設備專業運輸船。這對承建船企來說是不小的考驗。據介紹,這些船舶由于建造較為復雜,技術要求很高,在建造中船企需要攻克很多新的難點。同時,此類船舶調試的周期較長,涉及項目多且難度大。特別在首制船建造過程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因此,船企必須組織強有力的技術和生產力量并提前制定應急方案,以保證船舶建造的順利推進。
此外,如何統籌協調好高技術船舶的生產,既保證高技術船舶按期交付,又保證全年生產任務完成也是船企必須面對的一大難題。2010年,廣州地區各家船企生產十分緊張,如黃船公司全年開工、進塢、出塢、試航和交船等大節點就達119個,部分高技術船舶也將在年內交付,生產壓力。這對船企如何科學合理地進行生產組織管理和對各方資源調配提出了新的課題。
專家分析,隨著廣州地區船企近年來高技術船舶的建造數量不斷增加,將進一步推動華南地區船舶產品結構向大型、高技術、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并大幅提升船企的生產設計、制造和管理水平。但與此同時,船企應高度重視建造高技術新型船舶產品可能存在的風險,如延期交船等問題。
穩步推進重點船舶建造
圍繞多型、多艘高科技船舶的建造,廣州地區船企采取了扎實有效的應對措施。廣州船舶工業公司今年對中船集團公司確定的廣州地區2010年重點監控船舶產品進行了跟蹤,安排專人不定期到企業進行檢查,及時掌握各型船舶的建造進度,在發現問題時及時加以協調和解決,以確保這些船舶產品按合同期完工交付。
廣州地區各船企也正抓緊時間積極穩步推進高技術船舶的建造。針對挖泥船建造任務緊張的狀況,文船公司及時對挖泥船的資材納期進行重新修訂,通知廠家進行協調,并實施重點物資看板管理制度。黃船公司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對重點、關鍵產品安排兩班作業,全力沖刺以確保節點目標按計劃實現。中船龍穴造船有限公司針對首艘按照PSPC建造的8.2萬載重噸散貨船,出臺了詳細作業標準并長期開展相關培訓。
目前,廣州地區船企高技術船舶建造順利,今年將迎來一個新的交船“高峰年”。同時,2010年是策劃編制“十二五”規劃的一年,各家船企還紛紛精心開發、培育符合市場需求的高技術船舶產品,以謀劃下一步的發展。業內人士表示,廣州地區船企應以這批高技術船舶的建造為契機,堅持造船主業的內涵式發展方向,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擴大廣州地區船企的品牌影響。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