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申克
閱讀:758 發布時間:2019-7-252019年5月27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總工會、上海市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聯合下發了《關于授予“上海市和諧勞動關系達標企業”稱號決定》(滬人社關【2019】175號)。
6月20日上午,在中共上海市寶山區委黨校1號樓6樓報告廳,上海申克機械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總監--康玉蓉女士作為寶山城市工業園區和諧勞動關系企業代表,出席頒獎典禮并領取“上海市和諧勞動關系達標企業”和“寶山區和諧勞動關系達標企業”獎狀。全區僅有不足1%的企業獲得市級和區級雙重榮譽,上海申克位列其中。
擁有這項殊榮的企業,可獲得以下激勵:
1. 不納入勞動保障監察部門的主動監察范圍
2. 不納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主動審計稽核的范圍
3. 在申請實行其他工作時間制度并獲批時,可適當延長批復有效期
4. 符合條件的,可優先申報技師資助、上海市技術能手評選等項目,享受企業職工職業培訓補貼的優惠政策
關于上海申克機械有限公司(SCHENCK SHANGHAI MACHINERY)
上海申克機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世界企業-德國卡爾申克股份公司(Schenck)在華投資100% 的全德資企業,隸屬于跨國公司-德國杜爾(Dürr)集團。作為型企業,公司在技術上與德國總部保持同步,產品性能已達到先進水平。上海申克不僅具備生產能力,同時通過與德國總部的合作研制和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新產品,上海已成為杜爾集團和德國申克在亞洲的業務中心。
上海申克機械有限公司主要負責杜爾集團測量與加工系統的在華業務,公司共有三大事業部,分別是:
• 平衡與診斷系統(BDS):作為平衡與診斷系統的,致力于平衡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各類工業制造商提供平衡及檢測設備、平衡服務與咨詢業務。
• 杜爾裝配產品(DAP):提供車橋裝配與調整、汽車分裝與合裝以及乘用車和商用車下線檢測設備和系統。
• 加注與測試系統(FTS):為乘用車、商用車、農用機械、工程機械制造商以及家電行業制造商提供加注與測試設備。
關于杜爾集團 ( Dürr AG)
杜爾是機械和工廠設備企業供應商,其產品、系統和服務保證了不同行業制造過程的性。公司65%的銷售額來自于汽車工業,其他服務的領域還包括機械制造、化工與制藥業等,并且通過2014年10月收購HOMAG集團后,開始涉足木材加工行業。杜爾在28個國家設有94個營業辦公室,年營業額約32億歐元,員工總數約13,7000人。
杜爾集團的主要業務包括:
• 涂裝和總裝系統:應用于汽車工業的噴涂車間和總裝系統
• 應用技術:自動化進行油漆噴涂、密封和膠粘劑應用的機器人技術
• 測量與加工系統:動平衡系統,汽車測試與加注技術
• 清潔技術系統:排氣凈化系統和節能技術
• 木材加工機械與系統: 供木材加工所用的機械系統
申克公司涉及眾多工業領域,其中包括:模塊式選煤廠、各種類型振動、篩分給料設備、離心脫水設備、 火車/卡車稱量快速裝車系統、各種稱重設備、自動配料系統、皮帶稱等;并能向國內用戶提供技術先進、 性能可靠的篩分式破碎機、重介旋流器、分級旋流器、絮凝劑自動添加系統、全自動壓濾機、磁選機等選煤設備。由于具有眾多的技術優勢,申克公司的稱量設備在 各行各業贏得了眾多的廣泛的客戶,尤其在以下領域:
·選煤行業
·鋼鐵冶金:包括焦化、燒結、煉鐵、直接還原鐵、煉鋼、連鑄及軋鋼等
·有色冶金:包括氧化鋁/電解鋁(陽極 /炭素)及銅、鉛、鋅等
·礦山、鐵路、港口
·電廠:火力發電燃煤給料系統、電除塵器高頻電源及控制系統
·水泥、玻璃等建材行業
·化工(普通化工及石油化工)、塑料、食品、醫藥等輕工業
·糧庫、環保、飼料行業
·運輸、物流行業
目前申克在中國設有礦業,重工,輕工,電力和運輸自動化五大事業部及設計團隊和售后服務中心,并在天津西青經濟開發區設立生產基地,其產品和服務涉及煤炭、鋼鐵、有色、礦山、水泥、化工、食品、電力、運輸自動化等行業,渦輪機制造業,航空航天業,貿易結算等領域。
傳感器廣泛應用于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化、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
傳感器早已滲透到諸如工業生產、宇宙開發、海洋探測、環境保護、資源調查、醫學診斷、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護等等極其之泛的領域。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從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種復雜的工程系統,幾乎每一個現代化項目,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傳感器。
由此可見,傳感器技術在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這一領域的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傳感器技術將會出現一個飛躍,達到與其重要地位相稱的新水平。
一、傳感器產業化發展模式:要加速形成從傳感器研究開發到大生產一條龍的產業化發展模式,走自主創新和合作相結合的跨越式發展道路,使我國成為世界傳感器的生產大國。
二、傳感器產品結構向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產品品種要向高技術、高附加值傾斜,尤其要填補“空白”品種。
三、企業生產規模(年生產能力)向規模經濟或適宜規模經濟發展。量大面廣的通用傳感器的生產規模將以年億只計,一些中檔傳感器的生產規模將以年產1000萬只(含以上)計;而一些傳感器和傳感器的生產規模將以年產幾十萬只~幾百萬只計。
四、生產格局向專業化發展。專業化生產的內涵為:1.生產傳感器門類少而精;2.專門生產某一應用領域需要的某一類傳感器系列產品,以獲得較高的*;3.各傳感器企業的專業化合作生產。
五、傳感器大生產技術向自動化發展。傳感器的門類、品種繁多,所用的敏感材料各異,決定了傳感器制造技術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綜觀當前傳感器工藝線的概況,多數工藝已實現單機自動化,但距離生產過程全自動化尚存在諸多困難,有待今后廣泛采用CAD、CAM及先進的自動化裝備和工業機器人,予以突破。
六、企業的重點技術改造應加強從依賴引進技術向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自主創新的方向轉移。
七、企業經營要加快從國內市場為主向國內與國外兩個市場相結合的化方向跨越發展。
八、企業結構將向“大、中、小并舉”、“集團化、專業化生產共存”的格局發展。
(1)內部電路板和其他零件的更換及相關操作必須由專業工程師或技術人員進行。
(2)打開殼蓋前須保證設備斷電至少10min。殼蓋的打開須由專業工程師或技術人員進行。
(3)防爆型的必須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