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西門子PLC總代理商
鶴崗西門子PLC總代理商
===============================================================================
信譽,客戶*是公司成立之初所確立的宗旨,在公司的嚴格要求和員工們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下發展延續至今。一直是我公司的主動承諾。
=============================================================================
1. 可編程控制器的產生
PLC的誕生
1) 隨著半導體技術,尤其是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中期,設計制造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它能完成順序控制,僅有邏輯運算、定時、計數等控制功能。
2)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可編程控制器的處理速度大提高,增加了許多特殊功能,使得可編程控制器不僅可以進行邏輯控制,而且可以對模擬量進行控制。
3)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16位和32位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可編程控制器也得到迅猛發展,其功能越來越強。PLC具有了高速計數、中斷技術、PID調節、數據處理和數據通信功能。
4) 1985年1月電工委員會(IEC)制定了PLC的標準。
2. 什么是PLC?
電工委員會(IEC)在1987年2月頒布了PLC的標準草案(第三稿),草案對PLC作了如下定義:“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裝置,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采用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有關的外圍設備都應按易于與工業控制系統連成一個整體,易于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可編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稱PLC,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綜合了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通訊技術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通用的自動控制裝置。
3. PLC的特點
3.1可靠性高,抗*力強
3.2通用性強,使用方便
3.3采用模塊化結構,系統組合靈活方便
3.4編程語言簡單、易學,便于掌握
3.5系統設計周期短
3.6對生產工藝以身試法適應性強
3.7安裝簡單、調試方便、維護工作量小
4. 可編程控制器的分類
1) 按輸入/輸出點數分
a) 小型機
小型PLC I/O總點數在256點以下,用戶程序存儲容量在4KB左右。
b) 中型機
中型PLC I/O總點數在256∽2048點之間,用戶程序存儲容量在8KB左右。
c) 大型機
大型PLC I/O總點數在2048點以上,用戶程序存儲容量在16KB以上。
2) 按結構形式分
a) 整體式
b) 模塊式
3) 按生產廠家分
在*有上百家PLC制造商,其中占PLC市場80%以上的生產公司是:德國的西門子(SIEMENS)公司、法國的施耐德(SCHNEIDER)自動化公司、日本的歐姆龍(OMRON)和三菱公司。
5. PLC的應用
1) 開關量邏輯控制
2) 模擬量控制
3) 過程控制
4) 定時和計數控制
5) 順序控制
6) 數據處理
7) 通信和聯網
6. PLC的發展趨勢
a) 系列化、模塊化
b) 小型機功能強化
c) 中、大型機高速度、高功能、大容量
d) 低成本
e) 多功能
7. 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性能指標
a) I/O點數
I/O點數是指PLC外部I/O端子的總數。如FX毓的I/O點數多為256。
b) 掃描速度
一般指執行指令的時間,單位是μs/步,有時也以執行1000步指令的時間計,單位為ms/千步,通常為10ms,小型PLC的掃描時間可能大于40s。
c) 內存容量
通常以PLC所能存放用戶程序的多少來衡量。
d) 指令系統
PLC指令的多少是衡量其軟件功能強弱的主要指標。PLC具有的指令種類越多,它的軟件功能則*。
e) 內部寄存器
寄存器的配置情況是衡量PLC硬件功能的一個指標。這些寄存器主要用以存放變量狀態、結果和數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