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機余波未消,不少發達國家元氣大傷,部分國家甚至滑向“破產”邊緣。痛定思痛,產業空心化、“脫實向虛”等問題引起多國重視,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將“再工業化”確定為政府工作重點,明確提出發展“工業互聯網”和“工業4.0”。我國提出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經濟規模已位居*二,但后發優勢并未*體現,經濟發展質量有待提升,工業領域肩負由大到強的歷史性任務。物聯網將在這一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信息物理系統(CPS)為代表的物聯網智能信息技術將在制造業智能化、網絡化、服務化等轉型升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技術創新是物聯網產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融合發展、協同發展則是物聯網產業繁榮的關鍵。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窄帶物聯網(NB-IoT)等新技術為萬物互聯提供了強大的基礎設施支撐能力。萬物互聯的泛在接入、高效傳輸、海量異構信息處理和設備智能控制,以及由此引發的安全問題等,則對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物聯網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將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研究物聯網感知數據與知識表達、智能決策、跨平臺和能力開放處理、開放式公共數據服務等智能信息處理技術,支持物聯網操作系統、數據共享服務平臺的研發和產業化,進一步完善基礎功能組件、應用開發環境和外圍模塊;發展支持多應用、安全可控的標識管理體系;加強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集成創新,重點研發滿足物聯網服務需求的智能信息服務系統及其關鍵技術;強化各類知識產權的積累和布局。
物聯網產業不可能獨立發展,跨界融合、集成創新趨勢已經顯現,由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等產業構成的“大智云移物”市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經形成“技術共同體”“市場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呈現出共生共榮的發展態勢。伴隨著物聯網應用向縱深發展,車聯網、健康、家居、智能硬件、可穿戴設備等消費市場將變得更加活躍,驅動物聯網和其他前沿技術不斷融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等技術也將不斷取得新突破。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