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廠家供應

回流污泥量的調整
其主要依據是污泥沉降指數與二沉池污泥厚度,主要調控手段是回流比。在氧化溝工藝中,剩余污泥合理排放后的二沉池污泥必須全部回流到氧化溝中,才能保證曝氣池中的污泥濃度,從而保證其處理能力,回流污泥量的控制就是基于這個要求,其方法有:
按二沉池泥位控制,即按設計要求確定的泥位,或使泥層厚度控制在0.3~0.9m之間,同時使泥層厚度小于泥位以上水深的1/3。如果實際泥位超過設定的泥位,應增大回流量,如果泥位低于設定值應減少回流量,使逐步控制泥位在設定值上,但調節量不宜超過10%,待下一次巡檢時檢查泥位的變化,再給予適當的調整,當二沉池泥位穩定,在一個值的時候,說明所有的污泥已回流到曝氣池,達到了工藝要求,這個回流量與進水量直接有關,進水量增加(或減少),帶出曝氣池的污泥量成比例增加(或減少),回流量也應成比例的增加(或減少)。
因此習慣上用回流比(R),即回流污泥量與進水量之比來控制。
運行狀態的糾偏
運行狀態不理想,通常是由于上述三種調整不能及時引起,水力負荷(F/M)不適當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也有可能是機械或水力故障和進水水質突變(如非計劃性工業污水的沖擊負荷)引起。及時的調整須在運行中*對季節性水質(含水溫)水量的趨勢分析后得以總結。
運行參數的調整具有滯后效應,故應小心調整(單次調整量應小于10%)并耐心觀察。常見的運行故障表征及應對方法詳見附錄四,系統故障診斷指南,各廠可依據各自情況增刪。在運行狀態糾偏的過程中,其中關鍵的過程控制參數為F/M,即BOD5污泥負荷,F/M計算公式如下:
F/M=(Q*BOD5)/(MLVSS*Va)
MLVSS=f•MLSS
上式中:
Q:進水量(m3/d)
BOD5:五天生化需氧量(mg/L)
f:常數,對市政污水一般取0.75
MLVSS: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mg/L)
Va:氧化溝有效容積(m3)
由于BOD5需要五日才能取得結果,因此又采用測定COD來推BOD5,對氧化溝的F/M值應控制在0.05到0.15之間。
蘭州市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廠家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