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基本協議敲定,中國電子音響行業怎么破局?
2015年10月5日,12個國家在美國亞特蘭大就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達成基本協議,同意進行自由貿易。這12個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文萊、秘魯和智利。
目前,TIPP(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協議)各國之間的談判也正在進行。如果達成,這兩者幾乎將70%以上的貿易納入囊中,但沒有中國。TPP+TIPP可以簡單地認為是WTO貿易體系的升級版,其不單對關稅、行業開放等作出要求,更對貨幣體系和企業性質提出要求,以目前中國的條件幾乎不可能達到加入條件。
如果TPP最終達成協議,這些國家之間將開展極低關稅的自由貿易。這些國家的產品將具備更多的價格優勢,對TTP外國家的出口必然會有一定的影響。
對于中國的電子
音響企業來講,可能會直接面臨外企加速回流、美日墨及東南亞音響企業出口落價競爭等困難。那么,我們該如何破局?
直接影響根據中國電子音響行業協會統計數據分析表明,2015年1—7月,中國電子音響行業的出口總額為160億美元,出口目的國(地區)位和占比依次為美國(23%)、中國香港(15.54%)、日本(7.21%)、德國(3.96%)、荷蘭(3.81%)、韓國(3.07%)、馬來西亞(2.91%)、墨西哥(2.61%)、印度(2.48%)和巴西(2.26%)。其中美國、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屬于TTP協議國。執行TPP協議后,美國、日本、墨西哥以及包括越南、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國家電子音響行業貿易價格增加了相對優勢,對中國電子音響企業的出口可能會有所沖擊,并造成部分美國、日本企業回流或分流。
整體而言,在TPP協議實行之后,中國電子音響制造企業的出口價格優勢下降,對TPP協議國的出口會遭遇價格競爭壓力。特別地,由于我國電子音響行業呈現的外向型特征,所以將對行業產生不利影響。
協會建議1、更重視已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市場
目前,中國在建自貿區19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已簽署自貿協定14個,涉及22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與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蘭、智利、秘魯、哥斯達黎加、冰島、瑞士、韓國和澳大利亞的自貿協定,內地與香港、澳門的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以及大陸與中國臺灣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目前除韓國、澳大利亞自貿協定均已實施;正在談判的自貿協定7個,涉及22個國家,分別是中國與海灣合作委員會(GCC)、斯里蘭卡和挪威的自貿協定,以及中日韓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系》(RCEP)協定和中國-東盟自貿協定("10+1")升級談判、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此外,中國完成了與印度的區域貿易安排(RTA)聯合研究;正與哥倫比亞等開展自貿區聯合可行性研究;還加入了《亞太貿易協定》。
在目前已經建成和正在談判的國家和地區,我國電子音響企業應加強市場推廣和貿易合作,擴大出口份額。
2、更重視"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市場以及我國的內需市
可以預見的是,"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將和我國建立更加密切的經貿關系。"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是沿線各國開放合作的宏大經濟愿景,將合力建設更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區網絡、更安全高效的運輸通道,為中國電子音響行業擴大出口打下堅實基礎。
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迅速增加,目前國家正在明顯向基于內需的化戰略轉變,各種刺激內需的政策紛紛出臺。新型城鎮化提速、"互聯網+"深入融合各行各業以及渠道變革等多重因素,直接刺激了我國內需消費,尤其是三四級消費市場的提升。當然,可能短期存在內需疲弱現象,但長期來看內需消費的潛力仍舊十分巨大。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隨主席訪美期間明確表示"中國在出口和投資速度放緩的情況下,內需有巨大機會,并且依舊保持旺盛增長"。
更具體地,各種"好聲音"等音樂節目的熱播、"私人影院"的爆發式增長、包括"智能音響"在內的"智能系"產品的火爆、"淘寶""京東"等互聯網銷售平臺的旺熱以及消費者對視聽產品要求的不斷提升,直接刺激了中國電子音響行業內需市場的擴張。所以,電子音響企業應關注國內市場,升級產品、打響品牌、開展互聯網營銷,提升內銷占比。
3、深入研究我國各自貿區的政策
2013年上海自貿區成立的時候,有位說的非常直白,他說上海自貿區就是的地方劃出一塊地方,試行TPP原則,積極應對美國為首的這一輪新的治理體系調整的挑戰。目前,我國已批準了廣東、天津、福建等地的自貿區總體方案,并進一步深化、優化自貿區的政策體系。中國電子音響企業應關注自貿區在投資管理、監管、金融、政府管理、法制環境等方面的制度創新,條件合適的企業可在自貿區內設立公司,享受各種制度優勢。
4、鼓勵企業"走出去"
我國各級政府為推動優勢企業"走出去"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目前TPP協定幾成定局而我國短期內不太可能加入的前提下,我國電子音響行業的優勢企業可以考慮在TPP東南亞或南美、中美國家獨資、合資建廠或搬遷產能,降低成本,當然,企業要事先儲備擁有運營能力的管理人才和"入鄉隨俗"的本地化經營思路。
5、更加注重知識產權
隨著世界總體對知識產權重視的程度逐漸加大,可以預見,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將越來越嚴格。協會建議企業更加注重申請,利用保護自己并提升品牌;同時在產品設計制造的過程中,尊重知識產權,勿越紅線。
總體來說,行業應該直視危機,更應該穩住心態。無論是擴大中的自貿區建設、各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金磚國家、亞投行、一帶一路、南南合作以及東亞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擴大出口市場舉措,還是即將出臺的進一步刺激內需的一系列政策、人民幣匯改等,都是對TPP以及將來的TIPP最直接的,也是應對。況且TPP協定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從企業角度來講,做強自身,練好基本功,打響品牌、重視創新、嚴控質量、升級產品、廣開銷路,始終是企業實現科學發展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