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第四季總決賽音響設備大揭秘
10月7日晚,第四季《中國好聲音》總決賽之夜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華麗收官,陳梓童、李安、貝貝、張磊、譚軒轅五強齊聚,爭奪2015年度好聲音桂冠。作為2015年倍受矚目的一檔電視音樂節目,《中國好聲音》不僅促進了華語樂壇更多新生力量的成長,其制作方對于舞臺音響、燈光、舞美的精致追求也遠遠突破電視綜藝節目制作標準,充分展示了音樂的純粹與魅力。
《中國好聲音》之夜現場 為在《中國好聲音》之夜充分展示出學員和導師的好聲音,華匯音響顧問有限公司(簡稱"華匯")為音響系統提供了設備支持和技術保障,《中國好聲音》音響總監金少剛及其專業音響團隊以其的技術和藝術造詣將選手和導師的音樂準確體現出來。趁總決賽主舞臺搭建、系統調試之余,中國演藝科技網的記者采訪了調音師金少剛以及"華匯"技術經理、L-Acoustics認證系統工程師周鳳歆,探秘對決背后關于
音響藝術的二次創作。
《中國好聲音》彩排現場
記者與金少剛老師交流 金少剛:之夜,"一份" 對于好聲音的舞臺,金少剛并不陌生,從季開始,他就擔任音響總監;對于鳥巢,金少剛也不陌生,從鳥巢開場,他就負責2008年開閉幕式音響制作,也曾擔任韓紅、孫楠、汪峰等明星的鳥巢演唱會音響總監。
金少剛說,《中國好聲音》在鳥巢做總決賽,在目前中國的電視節目中,是一份的,以前從來沒有。這次投入的設備數量與2014年汪峰鳥巢演唱會差不多,但是對于設備的品質要求提高了很多。"一份"體現在對于音箱品牌的選擇上,最關鍵的音箱全部采用同一個品牌,同一個品牌做到如此大量,在他以前做過的項目中是從來沒有過的。
總決賽走進鳥巢,節目制作方認為表現出《中國好聲音》品質的關鍵就是"聲音",希望用一個標志性的音響品牌。同時,對于金少剛及其團隊,節目制作方是的尊重與信任。金少剛從2000年就開始用這個牌子的音箱,他對于L-Acoustics的品牌有更多的認知度,可以更好地把控音箱性能。此外,L-Acoustics也是的品牌,曾被運用于、索契等世界各類大型項目中。綜合考慮現場音效及電視直播等多方面的因素,設計團隊精心選擇了"華匯"代理的法國L-Acoustics品牌的線陣列揚聲器。
金少剛彩排工作現場 設計要點:解決聲場覆蓋均勻度問題 擁有八萬多坐席的國家體育場鳥巢,*的建筑聲學環境和恢弘的場地面積給音響系統的設計帶來了很多挑戰。接到總決賽在鳥巢舉辦的任務后,幕后工作更多的是在音響設計上。金少剛表示,根據他多年工作的經驗,每一次都要有所進步,這次主要通過音箱的品牌、數量、角度等設計,解決聲場覆蓋均勻度的問題。
周鳳歆介紹,總決賽采用的音箱數量超過300只,在PA系統設計過程中,吊掛點的選擇、吊掛角度、延時處理都非常重要,合理的設計才能使聲場均勻,讓觀眾聽到很好的聲音。 系統構成:統一品牌 保證兼容性、穩定性
根據音響系統設計團隊拿出的方案,主擴揚聲器采用14只L-Acoustics K1雙15英寸三分頻
線陣列揚聲器和2只L-Acoustics K2雙12英寸三分頻線陣列揚聲器,吊掛于舞臺的兩側。側面補聲采用10只L-Acoustics K1和8只L-Acoustics K2;導師采用6只L-Acoustics KARA雙8英寸二分頻線陣列揚聲器,位于導師座椅的兩側;場地前區補聲每邊采用12只L-Acoustics KARA;為覆蓋后區一層觀眾席,采用了4組全頻揚聲器系統,每組4只,兩組為L-Acoustics K2,兩組為JBL V25;場地上空采用了8組全頻揚聲器系統,覆蓋三面二、三層觀眾席,其中,5組8只K2加4只 K1-SB覆蓋舞臺兩側,2組12只K2加4只 K1-SB覆蓋舞臺對面兩側,1組6只 KARA加2只SB18覆蓋舞臺對面的區域。
主擴音箱
側面補聲音箱
為導師供聲的音箱
覆蓋后區一層觀眾席的補聲音箱
覆蓋觀眾看臺的補聲音箱 對于低頻、超低頻揚聲器的設計,在主擴外側,每邊各吊掛一串11只L-Acoustics K1-SB雙15英寸低頻擴展揚聲器;地面舞臺兩側每邊15只L-Acoustics SB-28雙18英寸大功率低頻揚聲器。
L-Acoustics K1的聲音性能和一體化的系統,保證了遠距離投射效果和聲音的連貫性以及音調均衡。L-Acoustics K2非常適合作為L-Acoustics K1的下補聲、補聲和延時揚聲器,在水平方向上,可以使用對稱式設置(70°或110°),和非對稱式設置(35°/55°調音臺2張、導師擴聲調音臺1張、錄音混音調音臺1張、夢想天臺主持人調音臺1張等。
擴聲調音臺SD7 此外,現場的功率放大器全部采用L-Acoustics 8,LA8擁有一個2U的輕型機架,2×4
DSP引擎驅動的底盤資源,現場采用AES做主信號、模擬信號備份的方式。無線話筒、有線話筒設備采用的品牌包括 Sennheiser 、SHURE等。
位于舞臺背后的功率放大器 設備品質:成就"好聲音"的保障 據周鳳歆介紹,L-Acoustics線陣列揚聲器基于波陣面耦合技術的設計,保證了聲音的清晰度。
L-Acoustics亞洲應用工程師Alvin Koh表示,在亞洲市場來講,中國對于L-Acoustics系統的運用情況是很好的,中國的技術人員可以正確使用L-Acoustics的設備,并使其發揮出色的效果,這次好聲音鳥巢總決賽就做得非常好。
周鳳歆(左)與Alvin Koh(右)交流 此外,本次總決賽設備的亮點很大程度體現在基于DiGiCo數字調音臺的設計結構優勢,系統采用光纖環路設計,使得系統變得更加簡便,同時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因為現場有超過150路的輸入信號、310路的輸出信號,所以,對于調音臺的環路設計,出于對電視直播安全、穩定的考慮,音響團隊選擇了、簡潔的連接方式。PA調音臺、調音臺、導師調音臺、錄音調音臺及接口箱,連接成一個光纖環路。這樣一來,不需要很多分配器,節省了大量的線材和設備,使得整個系統變得簡單。同時,光纖環路的結構設計,使得互為備份的調音臺可同時工作,其中任何一個調音臺出問題,不會對系統產生任何影響,做到系統的*備份。
現場調試:御用團隊全力護航 當問到電視直播給音響團隊現場調試帶來的挑戰時,金少剛體現出了大師風范,自信一笑表示,"對于選手來說,才有更多的挑戰,對于我們,沒什么挑戰,我們只是完成任務"。而對于設備,他和他的團隊也*有能力掌控。
確實,經過三個多月的磨合,金少剛對于每個學員的演唱風格、聲音特色都有了很深的了解。決賽之前,預先對每一首歌進行演練磨合,根據歌曲風格、演員音色、場景變化等反復與導演、演員、樂隊溝通,做出不同的處理,調試出的聲音狀態,采用場景快照存儲,以備演出時使用。
汪峰與金少剛及樂隊共同調試樂隊的聲音平衡 相信有金少剛帶領的音響團隊專業而又敬業的努力,可以呈現給現場每個位置以或優美、或震撼的聲音,同樣,電視機前的觀眾也能欣賞到好聲音。
《中國好聲音》次在鳥巢做總決賽,燈光設計方面在延續常規賽一貫風格的基礎上,借鑒了美國版好聲音的經驗,設備規模和技術手段都有很大的提升。總決賽現場的燈具全部采用品牌且多為進口品牌,共用超過1000臺電腦燈,激光的數目和用量也比較多。據好聲音燈光設計師趙焱介紹,燈光主要是作為舞臺的背景,兼顧電視直播的攝像效果,做到360°*,充分運用燈光的色彩、線條、圖案,調節現場氣氛、營造舞臺的立體感和縱深感。
對學員來說,音樂的夢想比什么都重要,對于幕后的工作人員來說,為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呈現的效果是他們的目標。"聲音"是一檔音樂節目的靈魂,在導師頭條之爭、學員奪冠熱議過后,幕后團隊的專業及敬業也應得到我們更多的關注和尊重。他們在音響、音效方面的辛勤付出、層層把關、精益求精,使得《中國好聲音》真正成為"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