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播系統能否給中國教育帶來新格局?
錄播系統火了,低調迅速地成為了教育產品的新寵兒。學校在討論籌備錄播系統的采購與使用,錄播系統廠家在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搶占市場,閑人則在喝茶時間討論著錄播系統的前景與未來、、、、、、、
首先,還是得解釋一下"錄播系統",以免不了解的人云里霧里。簡單點說,錄播系統就是把一堂課的整個畫面給錄制下來,包括老師在黑板上的講義、老師和學生的聲音以及課堂上的種種細節,這種錄制是全自動的不需人工操作的,對課堂不會造成任何的干擾。課程結束后,學生可以通過視頻復習課程,上課錄制的視頻也可上傳至網絡,只要可以訪問網絡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上課的視頻。
錄播系統至始至終都是為了實現優秀教育資源的共享。很多貧困地區師資有限,只有1-2個教師,還得包羅語數外等等課程;普通學校1年出不了一個清華、北大的,如筆者以前的高中,如果有人考上清華北大,會在學校拉橫幅,其情況可想而知;很多學校為了提高入學率,會盡努力請名師,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成績更好,考上好的大學,會爭取讓孩子進入名校。而錄播系統如果能按照預期發展,會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解決師資不平衡的問題,從而給中國教育帶來新格局,不管你身在何方、你是何人都能有機會享受的教學資源。
錄播系統能否真的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真的會給中國教育帶來新的格局嗎?筆者總結兩方面的意見,以便大家參閱。
樂觀派:教育政策積極支持教育信息化發展,錄播系統一定能越走越好!
日前印發2015年工作要點,提出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與應用。
自動錄播系統是教育信息化支撐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課堂實錄無論在教育傳播還是在資源建設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網絡時代尤顯突出。近幾年,各地錄播教室的采購明顯增長,用戶涉及各級高校、職校和普通中小學等,以地方為采購主體的訂單、以及100個錄播教室以上的大單開始出現。短短幾年時間里,錄播系統已遍地開花,身邊也有朋友做錄播系統的,深圳一禾音響就是其中之一。未來幾年里市場會更熱火朝天。政策+實施讓錄播系統走得愈加堅定、長遠。
錄播系統的廣泛使用,會更進一步地促進了教育信息化和在線教育的良好發展,讓優質教育教育不再受地域、時間、師資的限制。更多的學生可以接受優質地教育教學,為社會培養更多人才,屆時給中國教育帶來新的格局。
反對派:錄播系統使用已有幾年,目前為止仍難以在網上查閱到真正有用的優質課堂教學資源,這是否又是空歡喜一場!
有調查顯示,目前而言中小學教師使用錄播系統的能力還很有限,用來制作精品課程視頻,記錄或直播講座、會議、教學等活動,在應用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造成錄播教室被閑置的現象。
教育網絡環境雖然在近幾年得到長足發展,但面對大規模視頻的直播、點播應用,有些學校和區域還是無法滿足,難以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另外,頻資源管理平臺仍存在很大缺陷,錄播系統生成的視頻資源無法進行有效的分類和管理。錄的越多后續處理起來就越麻煩,如果這些視頻資源得不到有效的處理、合理的利用,就是一堆垃圾。
退一步來說,即使上面條件都滿足,但是校方是否真的愿意公開視頻,還是僅供本校校內學生觀看,還有待琢磨,真心不敢指望能帶來新的格局!
筆者看法:現在,不管錄播系統應用是否已經起到預想中的效果,但是至少這個大的方向是進步的,值得鼓勵與肯定。另外,錄播系統在快速發展的節奏中,相關行業更應及時反思和彌補使用缺陷,貼近用戶使用習慣、應用場景,促進教育錄播行業的健康發展,為中國教育邁向新臺階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