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設備選型不簡單 到底誰說了算?
投資KTV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千萬不要看到人家掙錢、暴富的風光,而不了解其經營的痛苦。從當前KTV整體行業發展的情況上看,投資方都在經營上辛勤地耕耘和傾注著智慧,雖然整體行業的經營水準差了一些,但還是有經營狀況很好的KTV,還是有四處在擴張的KTV,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這些投資者在當前大家都面臨寒冬的時候,他們還在玩命地投錢呢?
如果一個KTV掌握了經營的訣竅,能把握住KTV經營的9字方針,并且能對每一項工作落實到實處,就能把一個KTV做好。當然,具體的方法人家是不會大張旗鼓地告訴你的,否則人家的飯碗就沒了,而你如果不能參透其中的道理,也就不能掌握其經營的精髓,也就無法把自己的事業做好。
別的方面不說,就對投資者及其團隊在選擇與KTV掙錢的設備方面來分析,誰要是能拿出公平公正的認真態度來選擇,就會對自己的經營打下很好的基礎。而在這個選擇設備的期間,是最糾結、最復雜的過程,稍有不慎,就會為未來的經營造成損傷。
一、選擇什么樣的產品? 這是為投資者所寫,敘述KTV到底是什么、投資者如何進行投資、投資KTV應該注意哪些環節、KTV最重要的設備應該是什么、當前這個最重要的設備生產廠家的大致情況是什么、在對這個設備選型中應該按照什么標準來選擇,最后幾篇文字也詳細剖析了在這個最重要的VOD設備中與掙錢直接關系的是什么。雖然全盤都是一種個人的觀點,也許有所偏向,可這就是一個經過20多年來總結的經驗,無論對錯,說出來總是對投資者有幫助,因為沒有幾個投資者是在這個行業混跡了20年的,也沒有幾個投資者對設備選型的方式是十分熟悉的,曾經問過很多的投資者,在對VOD廠商的選型時,需要如何去選擇,沒有一個能正確全面回答出來的,但是,也沒有一個說誰便宜就買誰的,說明KTV的投資者是想按照一個心目中的好產品去選擇產品的,可最終的選型結果*不是按照其想像的那個樣子。
當前各家VOD廠商之間的性能還是有差異的,選擇不恰當就會影響經營,所以,希望投資者都要按照標準原則來辦事,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問題,起碼要有一個比較公正的選擇標準。從歷年來的經驗可以看出,投資者的標準太凌亂,有以與廠商的關系遠近作為標準的,有以產品的好壞為標準的,有以熟人的介紹為標準的,有以價格的高低為標準的,也有以自己的主觀判斷為標準的,更有以廠商的名氣為選擇標準的,五花八門,什么都有,不同的選擇會對自己的經營產生不同的影響。投資者一定要知道,VOD真正的研發基地都在北京、福建兩地居多,而真正能接觸到的都是代理商,他們對產品的質量宣傳和把控,包括售后服務都是非常有差異的,選擇時也要注意。
在廣東梅州市,也有近百家的KTV,而大家基本上都選擇一個VOD代理商的產品,因為這個代理商打出的招牌是:如果用戶出現問題將會在15分鐘內到場處理,這就讓KTV有了售后的保障,而達不到這個維護標準的其它VOD廠商就中標的機會少。
如果不樹立正確的標準,就無法選擇到好的產品,投資者真是需要為自己多捫心自問幾個為什么,為什么要找這么多廠商來進行選型?按照什么標準來進行選型?自己所制定的標準是不是能選出好的產品?好的產品的特色到底怎么樣?好產品到底能不能幫助我們掙到錢?等等。沒有一個統一公正的標準,就選不到好設備。
二、什么樣的人來選擇產品? 當前VOD廠商還是有十幾家,為什么大家還能生存,不是因為它們的產品都好,而是因為使用VOD產品的KTV 投資者們在選型上有不同的需求,就像不同類型的服裝店都會有存活的機會一樣,并不是產品好的就會壟斷,產品的性能不一樣,價格不一樣,就會有不同的銷售對象,因為選擇VOD產品的投資者是最重要的,因為錢在他們手里,他們說話才算數,不同的投資者就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標準的制定就是為了讓投資者能掙到錢,就是為了避免股東之間未來在經營效果上減少爭執,就是為了讓選型這件事情透明化和公正化,否則,矛盾是很多的,從歷看,在選型上造成的股東方糾紛的太多了,甚至導致到了撤股散攤子的地步,也說明了選型的重要性。
由于投資KTV時,股東的結構非常復雜,所以,找什么人來進行最終的選型是非常重要的。
KTV設備選型不簡單 到底誰來說了算
1、大股東親自選 對于體量不大的KTV來說,股東同時也是經營者、管理方,股東結構也沒有那么復雜,往往都是大股東說了算,如果其對VOD的產品不了解時,就會出現選型問題。大股東選型有幾個好處,就是潔身自好,對設備投資省下來的每一筆錢都是自己的,再有就是大股東選型決定速度快,決策性強,也不會引起太多的爭議。但是,大股東也要看大到哪里?有多少股東?有的時候大股東選擇好了,小股東也會提出強烈的反對意見。
2、小股東來選擇 有些時候,大股東根本就不管,掏了錢就算完事,將各種工作都分散到了很多小股東身上,而小股東大部分都是負責的,也有極少不負責的,所謂不負責就是沒有認真研究選型的標準。
3、管理方來選擇 管理方在選型上是很有說話份量的,尤其是在中,一般都是管理方說了算,因為他們才是為老板掙錢的中堅力量,加之來錢容易,誰也不在乎在設備上花的這點錢。蘭州有一家,一年多都沒有加過一首新歌,照樣每晚都火爆,好像顯示出VOD廠家的產品并沒有那種重要。而在量販式里,有的管理方雖然極力推薦好的產品,但終究不是自己掏錢,還會被股東所否決,也正因為不是管理方自己花錢買設備,管理方選型時都是從管理軟件是否好壞為主,不會去很在乎歌曲,所以就會選擇一個與自己關系好的,以前使用過的產品,因為如果不熟悉的產品,就會使其在管理上不那么得心應手,不能顯示出其高超的管理能力,而產品都是有所變化,有所進步的,這點就會被埋沒和忽視,尤其在歌曲方面占優的產品也會被摒棄。
大歌星是中國首富王健林旗下的KTV產業,的時候有100多家,只是由于大多數地址十分差勁,所以經營效益不好,但是,它在選型的時候是相當嚴格的,在其存在的8年里,先后經過了4次選型,次選型時,是在其還沒有開始投資時,等到投資第4家店時就開始第二次選型了,按照標準來進行了控制,結果就淘汰了次選型的設備商,后兩次的控制就更加嚴格,但是,第二次選型的設備商經受了考驗,連續三次中標,可惜的是,大歌星太過分相信自己的實力,自己去開發管理軟件和組織歌曲庫,只用2-3個人來管理歌曲庫,還花了幾十萬買了號稱曲庫,實為東拼西湊的垃圾,等到其醒悟時,已經走向了衰亡。
4、技術專家選擇 有些KTV會請一些技術專家來選擇,甚至請歌手來對歌曲來做評價,這個都是好方法,用專業的人來做評判相對公正一點,起碼比請沙發廠商、裝飾商和家具廠商的非專業人士來推薦要好。而音響商一般都很在意歌曲庫的重要性,但是,當前很多的音響商已經成為了一些VOD商的代理者,成了弱電設備的總包方,而
音響設備產品是無法在KTV不能履行合同約定付款時去控制KTV的,而VOD商是可以的,連法律都會去保護軟件的知識產權,所以,音響商們為了能達到保護自己的經濟投入,就代理一種VOD產品,恨不能買音響送VOD設備,而他們對VOD產品的理解和技術是有缺失的,不能很全面地擔負起對KTV的全面服務,僅能推薦自己所代理的VOD產品,而竭力把競爭對手的產品拒之門外,而KTV的投資方根本就不在乎這種狀況,也不懂行,結果這種委托型采購也會讓KTV喪失與好產品結合的機會。
5、網管來選擇 網管不僅是KTV場所長期聘用的技術人員,也是對VOD產品較為熟悉的專業人士,他們的意見還是非常有作用的,可是他們也不是真正的出資方,流動性也比較大,也未必能得到真正投資者的信任,尤其是他們是低工資者,總是希望有所經濟收入增長,在選型花錢時就會被投資方進行各種猜忌,總是被懷疑為他們的推薦未必是的推薦,所以,他們的選型也經過被否決。
三、誰才是公平公正者? 在KTV這個行業,無論是新KTV場所,還是老KTV場所,都經常會出現在VOD設備上反復選擇和使用的現象,也許今天使用的VOD產品是這家公司的,一夜之間就更換成另外一家了,這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就是因為他們在選擇VOD設備的初期就有問題,也許當時的選型就不是一個真正公平公正的選擇。
實際上,很多KTV場所對待管理方的方式也是一樣的,無論對方說得再好,一定要看看其管理實力和效果如何,好的就肯定會留下,不靈光的肯定會換掉,而管理好壞的衡量指標就是營業額的多少。管理方都能更換,為什么VOD系統不能換哪?一年給管理方的錢足夠換系統的錢了,所以,凡是不能達到標準的VOD產品,也可以考慮更換,否則也是會影響你的經營。
沒有誰是真正的公平公正者,誰都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因為KTV的經營好壞是一個綜合性的因素,不能將責任歸于某一方,選址不好造成的經營不好是的一個因素,誰也不會去懷疑是因為設備選型的不好造成的,所以,只有花時間、請專業人士、按照標準來進行選擇,就是相對公平的。
有公平就會有平,而造成平的原因是很多的,羅列幾個如下:
1、親疏遠近造成的平 VOD在娛樂行業也生存了20年了,而KTV的生命更早,兩者之間總是相互有重疊的時光,也不免有相互之間認識的人,有相互之間的生意交集,雖然,VOD的廠商數量下降的很快,但是,存活的VOD廠商最短也有10年的歷史,所以,會對KTV產業非常熟悉,也會對從事KTV投資的人比較熟悉,這就會產生親疏遠近的關系,有時就近水樓臺先得月了,并沒有按照標準去選擇,而是全靠關系來贏得了訂單,所以,做KTV設備供應商成功方式,就是靠關系產生的,而絕不是靠產品的質量,搞定人就搞定了一切。就是因為這種關系型的銷售,讓很多投資者都受到了教訓,而且是拿自己的經營生命來做代價的。曾經聽一位對此有所領悟的投資方說,在他要更換原有VOD系統時,接到了這個VOD廠商負責人的電話,讓這位投資者給他點面子,不要更換系統,而這位投資者回答說:我怎么能用場所的經營狀況的好壞來給你面子呢?這樣的回答使得對方啞口無言,結果原有的VOD系統被換掉了,但是,也有頑固不化,真是幾千年如一日。
2、利益驅使造成的平 當前習大人在政界軍界不停地反腐,但是這股風還沒有刮到私營企業來,就是刮來了也沒用,因為,這個投資的錢是私人的,和納稅人的錢沒有關系,國家無法去干涉,因而在KTV投資中就會存在著的現象。有些投資者本身是不喜歡這么做的。大歌星在選型時都需要供應商簽署廉潔協議的,一旦發現有賄賂跡象的將重金懲罰。也有的KTV在采購環節期間,不接受請吃請喝,更不允許拿回扣了,充分表現了在選型上的嚴肅性,但是,這樣的KTV畢竟是少數,因為,前面說了,選型的人太多,根本把控不住,而即使發生了這種事情,也死無對證,KTV、也不是,根本無法去把這種事情查清楚的,甚至有的VOD廠商會在次見到KTV選型的負責人時,就塞給對方幾千元,成不成都給,如果這次沒有中標,也算是有個好印象、建立了好的關系。這種不按照標準來選型的方式對于好產品來說是非常平的。
3、片面考慮造成的平 如果不掌握全面地選型標準,忽略了KTV經營中VOD設備與掙錢關系的部分,而強調某種功能時,就會產生片面的考慮,也會出現錯誤和平的選擇。在VOD系統的功能中,各家VOD都在不斷地進行著研發,新出現的功能隨時都會過時和被超越,而歌曲卻是必須永遠存在的,而真正在歌曲上下功夫的VOD商卻是的。
4、不能任性造成的平 很多KTV由于沒有把握住整體投資的比例分配,越到投資的后期資金越緊張,加上當前VOD有一股全盤墊資的歪風,造成了在選型中根本不按照標準來進行選擇,僅僅是按照價格來選擇產品,管它三七二十一那,先湊合著使用再說,而越是這樣,越留不住客人,生意越走下坡路,這樣的KTV在投資時就在資金投入上沒有湊足,就不會買到好設備,也許在有錢的時候會更新好的設備,也許就一輩子都無法翻身了。
5、內部傾軋造成的平 這是一種綜合性因素造成的,如:股東太多,關系復雜、意見紛紜,各執己見,不守原則,--自由港(王子公主奇遇記)在發展加盟店時,必須在VOD系統上堅持使用與旗艦店使用統一產品的原則,使得很多想加盟的店就因為這個而退縮,這就是因為投資者懂得產品,不能因為胡來而將品牌給毀掉。
實際上在選型問題上是現象種種,這里只能舉點常見的例子,無非是希望投資者們都能按照原則、按照標準來辦事,因為VOD產品的質量是有差異的,所以,才需要有評估好壞的標準,而KTV的股東對VOD設備的選型卻沒有標準,如何能形成一個VOD商和KTV投資者都一致的標準、大家都能按照認可的公平公正標準選型就不會走偏,所以在選型時的事情是統一標準,否則,就無法為自己長期良好的經營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