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養殖業長期處于散養的狀態,智能化養殖起步較晚,目前養殖水平在國際上處于學習階段,將養殖與物聯網等科技結合、應用,而來的智慧養殖系統正在為越來越多的養豬場接納,并逐步試水智能化養殖。
一、智能化培育
實現智能化管理個體的前提是個體識別,通過視頻智能識別、耳標等技術,識別豬只體型、外貌、紋理、面部特征等,采集豬只體溫、位置等生長信息,獲取豬只相關信息,分析豬只發情、疾病等診斷。
對于待配種的或已懷仔的母豬,利用相關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實現母豬整個懷孕周期的智能飼喂,實時監測日齡、體況、季節等與母豬膘體之間的波動情況,調整飼料營養方案,滿足母豬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
二、產房智能化
在配懷與產房母豬流轉過程中,除了要采集母豬體重信息外,飼喂難度也有所增加,既要在母豬產前控料,防止母豬采食過多,引發乳腺發育,產前7天母豬體能逐步恢復需要,喂養量也需逐步調整。到哺乳中后期仔豬生長需要,泌乳量增大,母豬需要自由采食,產房中飼養工作量大并且繁重。智慧養殖系統在一定程度上輔助完成了智能飼喂問題。
同時,也需要避免母豬壓死仔豬等情況,降低仔豬死亡率。
三、養殖無人化
養殖逐漸規模化時,養殖難度是逐步攀升的,隨之而來的是人工管理成本的上升。降低養殖難度,將不同階段的豬分欄,執行針對性的飼喂方案。及時獲取豬只數量、體重分布、豬只料肉比等情況,是實現無人化養殖的技術依據,同時配合云平臺遠程監管,為育肥、保育出欄提供科學決策。
四、環控自動化
提高對養豬場的環境監控,需要借助大量、多類型的傳感器等感知設備,目前應用較多,配合PLC控制系統,控制精度 ,實現長時間穩定運行,控制與操作方便易行。同時對于溫濕度過高過低、有害氣體含量高、設備故障等需人工干預處理的情況,自動發送異常警報。
五、監控數字化
大數據管理包括豬場生產管理系統,指的是管理整個生產過程中涉及的數據,比如查情、配種、分娩等狀態、養殖場空氣質量、氨氣含量等環境參數,形成具有針對性的數據庫,用于分析對比養殖方案;其次是經營數據系統:如養殖場的用水用電量、飼料消耗量、工作人員數量等資源消耗;再次是一體化物聯網管理系統,自動智能統一調控養殖場的設備進行管理、數據采集,提升管理科技化。
總的來說,智慧養殖系統目前處于發展階段,應用范圍還在推廣階段,與之相應的應用設備、飼喂機等自動化設備等,存在無限商機,未來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