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架構
結合物聯網、智能感知、無線通訊等高新信息技術,搭建水文監測信息查詢系統,對數據進行整合分析,滿足水利數據匯集、更新與服務需求,切實提高各個部門數據共享程度、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推動智慧水利建設的發展。

系統功能
1、實時數據監測
實時采集水位、降雨量、水質、流量、流速、含沙量等水文數據,每一分鐘上傳一次數據,通過智能控制柜同步到云平臺,并自動處理成數據報表或曲線圖形式,直觀呈現;
2、數據共享
云平臺支持多賬號、多設備登錄,且根據人員職責不同,進行分級、分組管理,相同職責的人員分入管理、編輯、操作、只讀等權限,對云平臺擁有不同的操作權限;實現水利數據、資源、要素、語義協調一致,為實現不同部門、不同業務數據資源的共享和管理奠定基礎;

3、多樣化數據
水文監測信息查詢系統支持接入網絡攝像頭,監控視頻與采集的數字信息同步傳輸到云平臺,同屏呈現;
3、自動存儲
云平臺自動存儲實時數據,存儲頻率為一分鐘,保存周期為年;存儲數據有感知設備采集數據、視頻、賬號操作等信息;
4、數據查詢
通過安卓/IOS手機端APP、電腦端APP/網頁、微信監控平臺等終端,隨時查詢某一時間段內的數據曲線,可導出數據表格,打印下載;
5、數據分析
云平臺通過存儲的歷史,對數據進行智能分析與挖掘,整合處理后形成大數據報表,實現對預測預報、工程調度、輔助決策等作業的數據支撐;
6、自動示警
以云平臺設定的水位、水質等報警閾值,作為觸發報警機制的條件,云平臺以手機短信、推送微信、打電話、云平臺消息推送等形式示警;
應用場景

應用意義
降低運營成本
通過實時運行數據,可根據設備運行情況進行集中控制,實現無人值守,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有效降低運行維護成本。
減少事故風險與隱患
基于物聯網技術,匯總多類型設備、多項水文數據,通過云平臺實時預警、快速響應、智能調控設備的運行狀態,提升水務管理響應速度與故障排查速度。
協同運營管理
采用統一的系統框架設計,標準化接口,集成整合氣象監測、排水管理、水泵運維、水泵運維等多部門的信息化系統,構建一體式的數據共享系統,協同管理,提升協調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