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點燃“新城市化”發展引擎
閱讀:25發布時間:2024-4-27
工控摘要:當城市化腳步不可阻擋時,我們該如何應對由此而來的種種難題?城市的發展不必然引發城市病,但“傳統的城市化發展戰略必然導致不可持續性。城市化zui遭人詬病的莫過于生態破壞及能源日益枯竭所帶來的不可持續性。有鑒于城市病愈發嚴重,現代城市規劃的奠基人埃比尼澤·霍華德(EbenezerHoward)在作品《明天:真正改革的和平途徑》一書中表述了“新城市化運動(NewTownMovement)”的概念。其所倡導的“綠色、宜居、可持續化發展”的城市模型迅速得到了各國政府及社會公眾的普遍認同。
對于中國城市化進程而言,“新城市化運動”正當其時。“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的減排指標,正步步倒逼地方政府加速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
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新城市化運動,關鍵在于推動城市的包容性增長,特別是“綠色”產業經濟的增長。“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推動建設100座新能源示范城市。這預示著,通過“綠色工業園區”來以點帶面地推動當地經濟結構轉型或成為一條可行的路徑。且看一座城市的成功案例:江蘇常州市的*低碳示范區——武進高新區,在建設低碳城市上,武進高新區“摸石頭過河”,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政府與新奧集團、遠大集團等長期致力于綠色節能的企業建立了全面合作。
當時在武進高新區實施了五大項目,分別對武進范圍內的政府辦公樓、醫院、學校、住宅等完成了建筑節能改造。另一家致力于提供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的清潔能源企業新奧集團,則以工程技術總承包(EPC)方式在武進建設示范區的能源系統,并在系統建成后提供運營服務,滿足示范區制冷、采暖、熱水、天然氣和部分電力的供應。首期啟動的“應用示范區”面積是3.2k□,主要為住宅、辦公與商用建筑,建筑面積150萬□,通過節能改造后,園區zui終實現CO2減排40%,能源成本降低了10%的目標,成為了武進區政府與企業合作改造城市的一個成功范例。
除了常州武進的低碳示范園區,新奧在“長沙黃花機場公用設施”、“上海智城智能能效建筑”、“唐山古冶園區”等項目提供的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已經得到成功應用。在長沙,黃花機場T3航站樓天然氣熱電冷多聯供項目,全系統節能率達到33%,每年可以減少一次能源消耗折標煤約1527噸,二氧化碳減排約3807噸。在上海,“光電之星科技港·新奧智城”項目,實現整體持續節能65.1%,減排67.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達41.4%。
支撐諸多項目成功實現節能減排的是新奧自主創新的泛能網技術,這是一種可以把各自為戰的氣網、電網、熱網等系統融合起來,實現對多品類能源的轉換和循環利用的技術方案。實施泛能網方案,即使某個城市客戶的能效、資源、環境、經濟等指標已經確定,服務后也能實現比預期降低成本20%-40%。
一些城市zui終以這些綠色經濟項目為中心,形成強大的“示范效應”,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吸引更多企業投入工業園區的建設,zui終完成城市的綠色轉型。毫無疑問,國家政策下的中國清潔能源企業,以其創新并實踐的“綠色模式”,正逐漸成為中國新城市化運動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