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規定,農民種植地膜玉米可得到省財政每年每畝10元錢的補助。但在涇陽縣多個鄉鎮,農民種了地膜玉米,也上報了畝數,可兩年來一直未能享受到該項惠民補助政策。此事于12月6日經本報報道后,涇陽縣農林局相關領導稱他們無權監管財政資金運行情況,不過地膜玉米補貼將實行“一卡通",讓該項惠農資金得到落實。
三部門發文件要求按時兌現
據宋局長介紹,早在今年5月份,縣財政局監督處、農業股以及農林局對全縣2007年度春播地膜玉米補貼資金發放情況進行了兩次檢查,但檢查結果不盡如人意,一是大多數鄉鎮沒有向種植戶發放,有些鄉鎮只兌付了少部分,更有甚者將資金挪做他用;二是沒有建立專賬,只有補貼資金兌付簽字花名冊,并且大多數是代替簽名,真實性令人質疑。鑒于此,涇陽縣監察局、財政局以及農林局于今年5月15日,聯合下發了涇監發【2008】01號文件,要求各鄉鎮務必于當月底以前把補貼資金兌付到種植戶手中,對于不能按時完成兌付工作的鄉鎮,財政局將收回已撥付到鄉鎮的資金,逾期不繳的,財政局將采取預算扣撥經費或專款的方式予以收繳。“現在已到了11月份,當初的文件顯然成了一紙空文!"對此,嚴天平說:“鎮政府辦公經費雖然緊張,但不管如何,挪用惠民專項資金就撞了‘高壓線’。但一些鄉鎮領導已換屆,追究責任也有些難度!"
宋局長表示,鑒于涇陽縣前兩年地膜玉米補貼的兌付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2008年全縣地膜玉米補貼實行“一卡通",將于2009年兌現。即將地膜玉米的補貼資金直接打到種植戶的糧食直補款卡號上,省略了鄉鎮政府這一環節,以確保該項惠農資金的落實。但究竟前兩年該縣地膜玉米補貼資金何時才能得到兌付,宋局長并沒有給出具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