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深圳市超倫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1404發布時間:2010-9-8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技術與互聯網、通訊技術相結合可應用于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務等多個行業,RFID在零售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且進展得zui快。針對大型超市的庫架管理提出了基于RFID超市智能庫架管理系統。將射頻卡貼在貨物上,所有貨物信息都被存儲在倉庫的*計算機里,與該貨物有關的信息都能在計算機里查到。閱讀器和天線放在倉庫的進出口,無線中繼終端按需布置,組成一個無線傳感網絡。當貨物進出庫架時,放置在進出口的閱讀器會讀出貼在貨物上射頻卡的信息并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傳送至管理中心,這樣管理中心可以實時地了解到貨物的進出,掌握貨物的銷售情況,適時地調整進貨的品種和數量。有助于解決零售業兩個zui大的難題:商品脫銷和損耗。同時,消費者也可以不必在收銀臺前排隊,直接推著裝滿商品的小車出門,門口的計算機自動打印購物清單,改善購物環境,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1 射頻識別技術(RFID)簡介
RFID技術是利用無線電波采進行通訊的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射頻識別系統一般由3部分構成:應答器、閱讀器和后臺數據庫應用軟件。其基本原理是通過讀頭和粘附在物體上的標簽之間的電磁耦合或者電感耦合來進行數據通訊以達到對標簽物品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由閱讀器發送指令給天線,由天線發送無線電波“掃描”射頻標簽,射頻標簽接到信號后將數據信息返回成無線電波的形式,再由天線接收后解碼成計算機可以使用的數據。
2 系統的整體框架設計
針對大型超幣的智能庫架管理的特點,系統主要包括:RFID識別系統、無線傳感器網絡、RFID識別系統與無線終端的交互。
2.1 RFID射頻識別系統
閱讀器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天線對應答器進行數據讀寫操作,與上位機進行通信,其一般含有射頻模塊、控制單元以及與應答器連接的耦合元件。此外,閱讀器還有附加的接口以便將所獲得的數據傳輸給另外的系統。
閱讀器硬件系統主要由4部分構成:接口電路、控制單元、射頻模塊、天線組成,見圖1。
圖1 硬件系統構成框圖
Fig.1 The hardware system structure
上位機通過接口電路與閱讀器的控制單元連接,向控制單元發送讀/寫卡等命令,接收來自控制模塊的數據與操作報告。控制單元與射頻模塊相連,在控制單元上運行的主程序根據具體情況控制射頻模塊操作。射頻模塊對數據進行調制后通過天線發送至應答器,并對從天線上接收的應答器返回信號進行解調。
閱讀器射頻模塊采用復旦微電子公司的FM1725非接觸式IC卡芯片,其完成數據調制、解調的功能,對射頻調制信號進行整流和發射。FM1725芯片內部的發送器部分不需要增加有源電路就能直接驅動近操作距離的天線,同時接收器部分提供了一個可靠的解調和解碼電路。其數字處理部分將并行的數據轉換成串行,支持檢查產生的幀、產生并檢查奇偶和CRC校驗以及位編碼和處理。此外,FM1725還提供了一個SPI兼容接口,其并行接口可以直接與8位MCU 相連。
閱讀器的控制單元采用ATMEL公司生產的高性能8位單片機AT89S52,其主要負責運行讀寫卡片的程序,提供FM1725芯片的控制信號,通過RS232接口完成與上位機或網絡的數據通信。該單片機片內含8K字節Flash只讀程序存儲器,其空間大小足夠將驅動及控制FM1725射頻芯片的程序寫入,無需再外接其他外存儲設備,簡化了電路設計,提高了電路可靠性。
射頻卡片采用無源的Mifare標準IC卡MF1 IC$50,卡片內有8K位EEPROM,它是數據的存儲載體,通過閱讀器的天線對其進行數據的讀寫操作。
基本操作流程見圖2。用戶先通過閱讀器將信息寫入MF1 IC$50卡片內,當有MFIIC$50卡片進入閱讀器的天線工作范圍內時,卡片被激活,閱讀器發送讀數據信號給卡片,卡片根據接收到的讀數據信號將存儲單元中的數據通過天線發送至閱讀器,閱讀器再將數據通過RS232接口發送至上位機或網絡。
圖2 基本操作流程
Fig.2 The basic operation procedure
2.2 無線傳感器網絡
無線傳感器網絡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的許多個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組成,其目的是協作地感知、收集和處理傳感器網絡所覆蓋的地理區域宗感知對象的信息,并通過Ad hoc方式傳遞給觀察者 。
2.2.1 傳感器節點
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主要完成數據采集、處理和傳輸功能,通常由4個單元組成。見圖3。
圖3 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構成
Fig.3 The structure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s
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中,微控制單元使用的是TI公司的MSP430F19型號單片機,無線傳輸單元使用的是IntegrationAssociates公司的IA4420芯片
1)微控制單元。TI公司的MSP430系列是一個16位的、具有精簡指令集的、超底功耗的混合型單片機。在無線傳感器節點中。
2)無線傳輸單元。無線傳輸單元采用的核心芯片是IA4420o它是Integration Associates公司推出的可編程、低功耗、多通道頻移鍵控(FSK)的全雙工射頻收發一體芯片。IA4420可以工作在ISM(工業、科學、醫學)頻段,分別是315、433、868和915MHz。芯片的工作電壓為2.2~5.4V,采用低功耗模式,待機電流為0.3uA,采用FSK調制模式,發射功率為5~8dBm可調,在室外開闊地實測傳輸距離達200m以上。
2.2.2 無線傳感器網絡協議
媒體訪問控制協議簡稱MAC協議,處于無線傳感器網絡協議的底層部分,以解決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節點以怎樣的規則共享媒體才能保證滿意的網絡,性能問題。
MAC協議對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是保證無線傳感器網絡通信的關鍵網絡協議之一,傳感器網絡的性能如吞吐量、延遲,性能等*取決于所采用的MAC協議。蜂窩網絡、Ad—Hoc是當前主流的無線網絡技術,但它們各自的MAC協議都不適合無線傳感器網絡。GSM 和CDMA 中的媒體訪問控制主要關心的是如何滿足用戶的Qos要求和節省帶寬資源,功耗是第二位的。Ad—Hoc網絡考慮的則是如何在節點具有高度移動性的環境中建立彼此間的鏈接,同時兼顧一定的Qos要求,功耗也不是其首要關心的問題。而無線傳感器網絡的MAC協議首要考慮的因素就是節省能量。這意味著傳統網絡的MAC協議不適用于無線傳感器網絡,需要提出新的適用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MAC協議。
針對IA4420芯片在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的應用,Integration公司提出了新的MAC層協議一EZMac協議的協議框架。EZMac是基于C語言的MAC層協議,為無線收發器的應用設計提供節點間的物理層簡單接口,管理信號的傳輸和從發送端到輸出端的相關數據包的傳送。
EZMac的數據包較小,并支持使用收發器芯片內部波特率發生器的數據傳送。EZMac的狀態機動作由一組存放于不同的寄存器中參數決定。MAC引擎支持4種基本模式:休眠、空閑、傳輸和接收,其中休眠模式所消耗的能量zui少,空閑模式次之,傳輸模式消耗的能量zui多。這4種模式可通過9個基本狀態來實現,這9種狀態是:休眠、喚醒、空閑、檢測DQD(數據質量檢測)、接收信息包、信息包有效、偵聽、傳輸信息包、傳輸信息錯誤。EZMac的狀態轉移流程圖見圖4。
圖4 EZMac的狀態轉移流程圖
Fig.4 The state transfer flowchart of EZM ac
2.3 無線終端與RFID系統的交互
主要是RFID系統中的閱讀器讀取信息后發送給無線終端,無線終端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傳送給*計算機。
3 結語
本文根據RFID 的技術特點,將RFID應用于超市的智能庫架管理;并將RFID技術與無線傳感器網絡相接合。RFID系統作為無線傳感器網絡的一個傳感器節點,加上其他的傳感器節點,如防火防盜傳感器,可以組成一個綜合性的智能超市監控系統。從而為超市的庫架管理盡可能的進一步的降低商品附加成本提供了可能性,增加了超市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在實際中,該RFID應用系統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
來源: RFID世界網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