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產品形態的前沿觀察
閱讀:597發布時間:2014-4-29
近期筆者欣喜地發現越來越多的科技產業鏈上游芯片廠商、互聯網企業、傳統電工廠商、各路科技等正大步踏入智能家居市場,在與這些人群的交流過程中,一直有一些關于產品的問題被頻繁討論到:究竟什么是智能家居產品?智能家居市場需要怎樣的產品?智能家居產品的發展趨勢如何?我想或許甚至是在智能家居行業從業多年的人都很難用簡短的言語表達清楚這些關于產品的基本問題;也或許有多種角度的不同答案;筆者此篇以近期的行業觀察淺談一些心得,希望尤其是能夠給到智能家居產品一些幫助,并歡迎探討交流。
(一)究竟什么是智能家居產品?
或許會有不少人翻出多年前對“家庭自動化”等的名詞解釋認為一定要有燈光控制、窗簾控制、安防等功能的家庭電子系統才能稱為智能家居產品;這其中我們忽略一個明確的定義,前者是“系統”,而我們說的是“產品”,這樣的定義并不等同。
zui近以來,越來越多標有“智能家居”字眼的產品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如各種智能插座、智能燈泡、智能遙控、智能鬧鐘、智能穿戴設備等,有被定義為智能消費品、輕智能家居產品、微智能家居產品。于是不免造成概念的再度混淆,一時間更不知道智能家居是咋回事了。
筆者認為這并不是壞事,就像十多年前所說的“手機”概念已經從大哥大走到了今天的iPhone,沒有人會追究“手機”的定義究竟是什么。同樣的,隨著時代的變化,“智能家居”概念已經逐步被放大為“智能生活”的概念了,筆者認為只要不斷能改善家庭生活的智能科技產品均可納入到“智能家居”這個廣泛的定義中來,當然新的時代下,有些概念,譬如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是不可忽略的,甚至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互動是*的。
?。ǘ?strong>智能家居市場需要怎樣的產品?
這確實是個頭疼的問題,因為時至今日,連眾多苦苦耕耘智能家居市場多年的廠商也甚至還沒能掘到*桶金…記得曾經看過NEST溫控器創始人的故事,當初在猶豫想要做SmartHome產品的時候,發現說那只是極客小眾市場,他們想要做的是大眾市場,所以后來決定做一款信價比超高的NEST溫控器,一炮而紅。我知道我們這里所談的“智能家居市場”也同樣是指大眾市場,那么這種“NEST思維”(我們暫且這么稱呼)是值得借鑒的。
當然并沒有一款產品能夠說適應所有的市場需求,所以筆者建議在規劃任何一款智能家居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確定的客戶群,讓他們成為你忠實的“粉絲”。
(三)智能家居產品的發展趨勢如何?
上文有提及,從智能家居解決方案上而言,目前可以簡單劃分為兩種:系統解決方案和單品解決方案,故名思議:前者需要依托兩款以上的產品搭配成系統才能工作,也是很多傳統智能家居廠商的做法;而后者一款產品就能工作,簡單的背后是科技工作者在背后誠意付出的努力。就像剛發布的2999元47寸的“小米電視”,我們暫且不論其將來的成敗功過,就從他“統一用戶的收視體驗”這一項努力來看,對用戶的價值回報還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
同時也讓想起了我的中學時代,父親為了實現功能,自己搞了個“二哥大”手機,實質就是把固定信號轉換為無線信號通過安裝在樓頂高處的大功率天線進行收發,這樣帶著這部“二哥大”手機就能夠在整個小鎮上像用固定一樣自由通話,這在當時而言非常稀有,但這樣的用戶也真的非常小眾…而如今移動通訊系統架構并無太多變化,但是分工越來越細、承載的業務內容也非常多樣化,比如語音交換、基站天線等由運營商提供,除了語音、短信、彩信等業務外,更承載了游戲、新聞、視頻、電商等各式各樣的互聯網服務,zui關鍵的是,因為社會分工合作,各產品功能越來越強大,而價格卻越來越便宜。由此反觀智能家居行業,不難發現,很多傳統智能家居廠商仍在爭食“二哥大”市場,而某些新生力量已經更多地將自己的精力集中于自己更擅長的某個細小的領域,采取開放合作的姿態去找尋打開市場的鑰匙。
在此篇收尾之際,筆者想再提一下上個月剛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Control4公司,其產品功能的整合性和系統的開放性值得深入探究,并且其作為*范圍內專注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家上市公司,給這個朝陽產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讓我們且行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