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檢驗檢疫局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研制出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可以同時檢測16種動物源性成分的基因芯片,該中心運用這一技術對市場銷售的動物產品進行了動物源性品種鑒定,對標識為“羊肉卷"的產品進行了16種動物源性成分的檢測,結果顯示該芯片對是否含有羊肉成分以及羊肉的種類均能作出準確的鑒定和識別。
實驗室人員正在做數據比對
基因芯片技術是將探針DNA有序地固定于玻片或其它固相載體上,待測的樣品核酸分子經過標記,與固定在載體上的DNA陣列中的探針按堿基配對原理同時進行雜交,洗去未互補結合的片段。然后通過激光共聚焦熒光檢測系統等對芯片進行掃描,檢測雜交信號強度,用計算機軟件進行數據的比較和分析,從而獲取樣品分子的數量和序列信息?;蛐酒哂懈咄俊⒉⑿行浴㈧`敏性的優點。
自2007年以來,深圳檢驗檢疫局動物源性成分檢測業務量基本以每年50%的速率遞增,所檢測成分主要為牛、羊、豬、雞等源性成分,運用常規的基因檢測方法一次只能檢測一種動物源性成分,較為耗時耗力。2008年至2010年,深圳檢驗檢疫局專門立項開展動物源性成分檢測科研,該局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承擔該項目科研,針對牛、山羊、綿羊、鹿、水牛、驢、豬、狗、兔、雞、鴨、鵝、鵪鶉、火雞、鴕鳥、魚等動物的mtDNA保守序列,設計了特異性探針,將數種動物的特異性寡核苷酸片段集合制作基因芯片。該芯片通過一次PCR反應和一次雜交反應即可對可能存在的牛、羊、馬、豬、雞、鴨、鴿等16種動物源性成分進行檢測,可提供、快速、準確的動物源性成分檢測手段。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系到人體健康和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為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我國于2005年10月1日起實施了《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04 )強制性標準。2007年8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食品標識管理規定》,于2008年9月1日起施行。明確指出企業應按食品的基本屬性標注食品名稱,且必須采用表明食品真實屬性的名稱,不得使用引起消費者誤解或混淆的名稱,食品標簽上的語言、文字、圖形、符號必須準確、科學。
現今,世界各國政府大多將食品安全、飼料安全視為國家公共安全,并紛紛加大監管力度,特別是加強出入境和市場的畜禽類肉食品、飼料及其它商品的檢驗檢疫工作,加強和研究監控畜禽類肉食品及其飼料動物源性產品安全監測技術在世界各國越來越受到重視。
進出口的動物及其制品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種類繁多,特別是一些經過加工的制品與原動物相比在形態上有著顯著的改變,或已經*缺失了用于鑒別的形態特征,因此難以根據外形進行識別和鑒定。在進出口方面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需要進行動物源性成分檢測,尤其是經過加工深加工的食品,是否含有動物源性成分,含有哪類動物源性成分,以及是否與食品標簽中所含動物源性成分相同等,凸顯出了對動物源性成分進行鑒定和識別的重要性??梢灶A見基因芯片技術在這一領域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可以大有所為。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