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廣州興進消防設備有限公司
.七氟丙烷(HFC—227ea)滅火系統是一種高效能的滅火設備,其滅火劑HFC—227ea是一種無色、無味、低毒性、絕緣性好、無二次污染的氣體,對大氣臭氧層的耗損潛能值(ODP)為零,是鹵代烷1211、1301的替代品之一。外貯壓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單元組成:
我司外貯壓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已經通過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和國家固定滅火系統檢驗中心檢測合格并獲得3C證書和外貯壓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技術鑒定證書,工廠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并由中國平安保險全面承保。
外貯壓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工作原理:
系統動作時,滅火劑瓶組的滅火器由專設的充壓氣體瓶組按設計壓力對其進行充壓,并輸送到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對于高升程,遠距離的防護區域一般采用外貯壓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解決方案,其輸送距離可以達到240M以上。
外貯壓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特點:
1.閥門通徑大,阻力損失小,噴放時間短,瓶組容器閥呈直通式構造,充裝為180L,噴放時間小于3.5S
2.采用膜片密封,密封性能安全可靠。
3.閥門開啟動作迅速,維護簡單。
4.高軟管連接簡單,便于系統現場安裝。
5.運輸距離遠,保護空間大:在滿足設計規范的情況下,外貯壓系統滅火劑輸送的距離遠,2.5MPa的增壓級的管道輸送距離大于或等于75M,4.2MPa增壓級的管道輸送距離大于或等于150M。
6.滅火效率高:外貯壓系統噴嘴入口壓力較高,平穩,噴射時間短,改善了滅火劑的霧化效果,提高滅火效率。
7.七氟丙烷(HFC—227ea)滅火系統是一種高效能的滅火設備,其滅火劑HFC—227ea是一種無色、無味、低毒性、絕緣性好、無二次污染的氣體,對大氣臭氧層的耗損潛能值(ODP)為零,是鹵代烷1211、1301的替代品之一。
外貯壓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單元組成:
包括滅火劑儲存鋼瓶,氮氣驅動鋼瓶,容器閥,單向釋壓器,液位計,氮氣輸送管路組件,連接管,單向閥。分配裝置以及管網:包括選擇閥,管網,噴嘴等。
技術參數:
溫度℃ | 壓力Mpa(20℃) | 電源 | |||
設計溫度 | 使用溫度 | 滅火劑組瓶 | 氮氣驅動組瓶 | 主電源 | 備用電源 |
0~50 | 0~50 | 0.3 | 13.5 | AC 220v | DC 24V |
瓶組名稱 | 型號規格 (L) | 貯存壓力(20℃) | |||
氮氣啟動瓶組 | 8L | 6MPa | |||
氮氣啟動瓶組 | 70L | 13.5MPa | |||
滅火劑瓶組 | 90 | 120 | 150 | 180 | 0.3MPa
|
1.0.1 為了防止和減少有色金屬工程火災危害,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制定本規范。
1.0.2 本規范適用于有色金屬工業新建、擴建和改建工程的防火設計,不適用于有色金屬工程中加工、存貯、使用或項目的防火設計。
1.0.3 有色金屬工程防火設計應結合工程實際,積極采用技術、工藝、設備和新型材料,做到安全適用、技術、經濟合理。
1.0.4 有色金屬工程的防火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1.0.1 有色金屬工業是國家的基礎性產業,有色金屬是國民經濟發展諸多領域中的重要原材料,特別對于電子、信息、國防科技、高新產業等發展更為關鍵。近年來我國有色工業發展極為迅速,總產量已躍居一位,我國已成為有色金屬大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正向有色金屬強國邁進!
有色金屬工業高速發展(據統計近20年來,全國10種主要有色金屬從1990年的239萬t,至2009年達2681萬t,19年增長達11.2倍),給業內的工程建設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并大踏步地進入國際市場,為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創造了條件。但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一段時間以來快速、大量地建設(含新建、改擴建)項目,一大批新企業相繼建成投產。由于部分企業項目建設中規章制度不健全,人員素質不高,管理水平低,有法不依或不按規章、程序辦事,當事人缺乏大局觀,責任意識差,加之現行的相關法規尚不夠完善等原因,致使有色金屬行業內發生了若干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其中包括多起嚴重的火災事故,給生命和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給社會穩定帶來消極影響。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總結并制定出有效預防措施是極為重要的,特別應當在工程建設的龍頭一咨詢設計中完善相關法規更為必要。
1.0.2 本規范適用于有色金屬各類工程(含新建和改、擴建項目)的防火設計,涉及有色金屬行業的采礦、選礦、原料場、火法冶金、濕法冶金、熔鹽電解、金屬及合金加工以及各種輔助生產的各個系統的工程設計。
鑒于礦山生產中使用(儲存、運輸)的屬于特殊危險品,國家已制定出專項法規制度和專門的規范。另外,稀有放射性元素的生產項目屬于國家專項控制,有其嚴格的工程管理程序和相關制度,因此這些工程不包括在本規范的范圍內。
1.0.3 積極采用技術、工藝、設備和新型材料,不斷提高科技水平,是消防事業發展的必然,也是工程設計的基本方向。鑒于防火安全責任重大,不允許有絲毫閃失,因此必須結合實際,實事求是地選用技術、工藝、設備和新型材料,從而不斷提升有色金屬工程設計防火的技術水平。
3.0.1 有色金屬工程設計應結合實際使用、存儲或產生介質的火災危險特性及其數量以及環境條件等因素,確定其所在廠房(倉庫)或區域(部位)生產(儲存)的火災危險性分類,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的有關規定。
3.0.2 有色金屬廠房(倉庫)的耐火等級不宜低于二級,其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的有關規定。
3.0.3 丁、戊類二級耐火等級廠房(倉庫),其主要承重構件可采用無防火保護的金屬結構。但其中可能受到甲、乙、丙類液體或可燃氣體火焰直接影響,以及受到熱輻射且表面溫度高于200℃的金屬承重構件,應采取防火隔熱保護措施或進行結構耐火性能的驗算。
3.0.4 電纜夾層及設在地下或半地下的電氣室、液壓站、潤滑油站,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當電纜夾層采用鋼結構時,應對鋼構件進行防火保護,且應達到二級耐火等級的要求。
3.0.5 丁、戊類一、二級耐火等級廠房中,設置的開敞式半地下設備(地坑),可與所屬地上廠房劃為同一個防火分區。當該地下設備間使用、存儲丙類油品時,應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嚴禁存儲甲、乙類可燃物。
3.0.6 連通兩個防火分區的帶式輸送機通廊,對采用防火墻等實體防火分隔物難以封閉的局部開口部位,應設置防火水幕系統等防火分隔設施。當采用水幕系統時,應符合本規范第7.5.3條的相關規定。
3.0.7 廠房(倉庫)每個防火分區的允許建筑面積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的有關規定。但對于丁、戊類一、二級耐火等級的熔煉、焙燒及其余熱鍋爐等整套裝置的有色金屬高層廠房,當生產工藝有特定要求且廠房無法實施防火分隔時,廠房每個防火分區的允許建筑面積,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的相關規定增加1.0倍。
3.0.8 地下電氣室、液壓站、潤滑油站每個防火分區的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500m2;電纜夾層每個防火分區的允許建筑面積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地上不應大于1200m2;
2 地下不應大于300m2;
3 當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時,上述各防火分區允許建筑面積可分別增加1.0倍。
4.4.1 帶式輸送機通廊的防火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通廊的凈高不應小于2.2m,通廊內至少在一側應設置人行通道,其凈寬不應小于0.8m;通廊內當具有兩條及以上輸送機并列時,相鄰兩條輸送機之間的人行通道,其凈寬不宜小于1.0m,且宜在通廊的出口處設置跨越輸送機的通行梯;
2 通廊內的人行通道應依據其坡度設置踏步或防滑條;
3 地下通廊在出地面處,宜設置安全出口;
4 長度超過120.0m的架空通廊,宜增設安全出口(含疏散梯);
5 連接甲、乙、丙類廠房(倉庫)的通廊,或者輸送丙類及以上物料的通廊,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4.4.2 煤、焦堆場設施的防火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煤、焦宜分類、分品種、分堆存放,相鄰堆之間的最小凈距不應小于2.0m;其堆存高度及堆存時間,應依煤、焦品種、環境條件等的差異作出相應的限定;
2 煤、焦的卸車、轉運等作業場所,宜選用自然通風;在粉塵集中區域應設置機械除塵裝置;
3 儲槽、漏斗內的襯板應采用難燃或不燃材料制作;
4 用于運送高揮發易自燃煤種的帶式輸送機,其膠帶、欄板應選用難燃燒體;
5 帶式輸送機通廊、轉運站及相關聯的廠房(倉庫)的墻面和地坪,應通過材質選用、構造設計等措施避免積灰,并宜設置沖水清掃設施。
4.4.3 當儲煤棚或室內貯煤(焦)場采用鋼結構時,應對物料設計堆存高度及以上1.5m范圍內的鋼結構構件采取防火保護措施,采取防火保護構件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
4.4.4 用于露天機械設備的電機,其防護等級應選用防水、防塵型(IP 54級);用于室內煤、焦破碎及篩分設備的電機,其防護等級應選用防爆型。
有色金屬生產中大量使用礦石、熔劑、燃料、返渣等原、燃材料,其裝卸、儲存、輸送、轉運的各類配套設施,項目內容多、占地(建筑)面積大,系統較龐雜。其中用于可燃類物料的儲存、轉運,特別是翻車機(地下室)、封閉的帶式輸送機通廊、多粉塵的篩分間(區域)等是防火設計的重點。
4.4.1 帶式輸送機通廊防火設計說明。
1 在工藝生產中,帶式輸送機通廊作為相鄰車間物料傳輸的重要鏈接手段,同時,又是生產人員日常巡視和緊急疏散的安全通道,承前啟后舉足輕重。一旦發生火情時應有利于撤離和撲救。
故對其使用凈空、走道寬度、坡度、出口以及疏散梯等,均提出滿足疏散安全的基本要求;
2 通常規定為:當走道坡度小于等于12°時,走道上可設置防滑條;當走道坡度大于12°時,應設置踏步。對于僅在皮帶機上部設置密封罩(留觀察孔)的露天開敞式通廊,由于北方地區冬天雨雪會結冰,走道應有一定防滑措施,否則難以滿足緊急疏散的需求;
3、4 從確保安全疏散的原則出發,對地下或架空式的帶式輸送機通廊,當其水平距離較長時,應在適當的位置設置方便人員進出(或上下)的安全出入口。當地下通廊長度較大時,出地面處宜設安全出口;當架空通廊長度大于120m時,在帶式輸送機通廊設有中間支架(柱)處,宜設置疏散出口及安全梯(通道);
5 帶式輸送機通廊的圍護結構,宜采用不燃燒材料或經阻燃處理的難燃材料建造。調查發現一些工程中曾經采用以普通透明(半透明)玻璃鋼曲線板做丙類物料輸送或連接丙類及以上廠房(倉庫)通廊的圍護結構構件,盡管外形美觀、輕巧,但屬可燃體(未經阻燃處理),其防火性能較差,一旦出現火情將可能殃及一串。因此,對輸送丙類介質或連接丙類及以上廠房(倉庫)的通廊,規定了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的要求,圍護結構不得采用燃燒體。
4.4.2 煤焦堆場各類設施的條文說明:
1 生產操作應分別按煙煤、褐煤、焦炭、等分區堆放并進行上料作業,便于在日常防火安全管理責任制的落實。為了避免燃料的自燃發生,對燃料的堆存高度、堆存時間宜作一定的限制(見表2)。并在各堆之間留出必要的間距,通常一般有色金屬企業煤焦堆存量有限,堆存高度在3m左右,各堆之間的最小凈距取2m以備應急使用。而對于設置自備熱電站企業的大型煤堆場,由于煤的堆存量很大,堆存高度及每堆的儲量均較大,應參照電力行業標準《火力發電廠設計技術規程》DL5000一2000的有關規定執行;
注:1 Vr為煙煤的揮發分指標;
2 上述表格選自《重有色金屬治煉設計手冊》通用工程常用數據卷冶金工業出版社,北京1996.10。
2 對于破碎、轉運等作業場地,尤其位于地下、半地下的建(構)筑物應充分做好自然通風,并對大量溢出粉塵的封閉區域(場所),設置專門的機械除塵裝置,防止粉塵過多積聚引發火情;
4 所謂“高揮發分易自燃煤種”,系按國家煤炭分類:干燥無灰基揮發分大于37%的長煙煤屬高揮發分易自燃煤種;對于干燥無灰基揮發分為28%~37%的煙煤,在實際使用中因其具有自燃性亦視為高揮發分易自燃煤種。當帶式輸送機用于輸送高揮發分易自燃煤種時,皮帶及欄板宜選用難燃材料。本規定參考現行電力行業標準《火力發電廠設計技術規程》DL5000-2000的有關規定制定;
5 為防止粉塵積聚避免燃爆事故發生,室內墻面、地面應便于清理、自凈。對于、嚴寒地區尚應有避免結冰影響人員疏散采取必要防滑的措施。
此外,鑒于項目建設區域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近年來大量采用儲倉來緩解燃煤堆存的污染問題。為確保存貯的安全性,“應嚴格控制其存儲時間和數量,倉壁應光滑、防堵。并應設置溫度、可燃氣體濃度監檢和通風,防爆以及噴水降溫設施”。此為現行國家標準《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的有關規定,也是有色金屬工程面臨的新課題。
4.4.3 當前煤、焦棚(庫)類建筑大多采用輕型鋼結構剛架型式,經調研獲知煤、焦類庫房內,當長期堆存未及時進行周轉或未采取散熱等有效措施時,部分煤(焦)就會出現自燃現象,一旦成片地發生后煙霧會較大,能夠及早地被發現。此外,通常其自燃火焰高度大多只發生在其表面有限的范圍(1:0m以下)內,難以迅速并擴大燃燒危及到上部的鋼結構,且火災的撲救較為有效。因此,只需對煤(焦)庫內緊鄰可能受到自燃物料熱作用的鋼柱部分表面,做必要的防火安全防護,其耐火極限按有關規定要求不低于1.00h。
此外,煤(焦)庫房面積(或占地面積),近年來隨著工程規模提升不斷擴大,尤其新建的大型氧化鋁(電解鋁)廠,其熱電用的燃煤和炭素制品用的石油焦、瀝青焦等庫房及堆場十分龐大。考慮生產通行吊車(輸送機)要求,庫房的防火分區面積都很大,難以滿足有關規定,是該類工程項目的新課題。為此有關建設單位都在積極尋求解決措施。
鑒于焦炭(石油、冶金焦)較燃煤更具低揮發分材質,同屬丙類。當物料周轉較快,裝卸、配料機械化程度高,庫房采用一、二級耐火等級,且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中3.3.2表注3、4的要求時,庫房面積和每個防火分區的允許建筑面積可適當擴大,從而適應生產工藝新的發展需要
4.4.4 露天配置的電氣設備應考慮防水、防潮、防塵型的電機和控制電氣,一般均宜采用IP54級的防護等級;可燃粉塵較多的密閉環境(如煤焦粉碎、翻車機地下室、煤焦篩分等)存在燃爆的可能性,應選用防爆型電機。上述相關要求,目的是避免降低電氣絕緣,以及防止電氣打火隱患。
您感興趣的產品PRODUCTS YOU ARE INTERESTED IN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