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廣州興進消防設備有限公司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是一種高效、可靠的氣體滅火系統,廣泛應用于各種防護區域,包括通信機房、數據中心、電氣設備室等。其最遠輸送距離是一個關鍵因素,直接影響到系統的有效性和滅火效果。本文將詳細介紹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最遠輸送距離及其應用。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概述七氟丙烷(HFC-227ea)是一種無色、無臭、無電導性的氣體滅火劑,具有高效、無殘留、環保等特點。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是一種高效、可靠的氣體滅火系統,廣泛應用于各種防護區域,包括通信機房、數據中心、電氣設備室等。其最遠輸送距離是一個關鍵因素,直接影響到系統的有效性和滅火效果。本文將詳細介紹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最遠輸送距離及其應用。
正文:
一、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概述
七氟丙烷(HFC-227ea)是一種無色、無臭、無電導性的氣體滅火劑,具有高效、無殘留、環保等特點。它能夠迅速撲滅火源,有效阻止火勢蔓延,并不會對設備和貴重物品造成損害。七氟丙烷滅火系統主要由儲存容器、管網系統、探測器、報警裝置和噴頭等組成。
二、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最遠輸送距離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最遠輸送距離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包括系統壓力、管道直徑、管道長度和布局等。根據國際標準和相關規范,不同壓力級別的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具有不同的最遠輸送距離。
4.2MPa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4.2MPa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是常見的一種系統,其最遠輸送距離一般約為30米左右。這個距離可以覆蓋許多中小型防護區域,例如機房、控制室、實驗室等。
5.6MPa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相比于4.2MPa系統,5.6MPa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具有更高的壓力和更遠的輸送距離。根據經驗,該系統的最遠輸送距離可達到50米左右。因此,它適用于大型防護區域,如電力設施、倉庫和工業生產區域。
外貯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當防護區域之間的距離較遠且需要覆蓋大范圍時,外貯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是一個理想的選擇。該系統將儲存容器放置在遠離防護區的位置,通過高壓氣體泵或氮氣推動器將七氟丙烷送至防護區域。據統計,外貯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最遠輸送距離可達220米,適用于大型建筑、商場、體育館等場所。
三、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應用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其中涉及到的防護區域大小和復雜程度不同。根據實際需求和場所特點,選擇合適的滅火系統和最遠輸送距離非常重要。
通信機房和數據中心:由于其電子設備和敏感數據的特殊性,通信機房和數據中心是常見的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應用場所。通常采用柜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其最遠輸送距離較短,能夠快速滅火并保護設備免受損害。
電力設施和工業區域:電力設施和工業區域往往規模較大,防護區域之間的距離較遠。因此,適用于這些場所的是5.6MPa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或外貯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以覆蓋更廣闊的區域并保護重要的設備和生產線。
商場和公共場所:商場、體育館、劇院等公共場所通常需要覆蓋較大的區域。外貯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是理想的選擇,可以實現較遠的輸送距離,并在火災發生時迅速撲滅火源,確保人員安全。
結論: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最遠輸送距離根據系統的壓力級別和類型而異。4.2MPa七氟丙烷系統一般可達30米,5.6MPa七氟丙烷系統可達50米,而外貯壓式七氟丙烷系統的輸送距離可達220米。選擇合適的滅火系統和最遠輸送距離是根據實際場所的需求和特點來決定的,以確保滅火系統的有效性和保護防護區域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設計、安裝和維護應遵循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規范,以確保其正常運行和滅火效果的可靠性。在實際應用中,建議由專業的消防工程師進行系統設計和工程施工,以確保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在火災發生時能夠有效地保護人員和財產安全。
為使建設工程中的消防設施有效發揮作用,減少火災危害,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范。
1.0.2 建設工程中消防設施的設計、施工、驗收、使用和維護必須執行本規范。
1.0.3 工程建設所采用的技術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規范要求,由相關責任主體判定。其中,創新性的技術方法和措施應進行論證并符合本規范中有關性能的要求。
條文說明
1.0.1 本條規定了本規范的編制目的和編制依據。消防設施是保障建設工程消防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消防設施的工程質量,有效發揮消防設施的功能,及時探測、撲救和控制火災,降低火災危害,是制定本規范的主要目的。
1.0.2 本條規定了本規范的適用范圍。本規范規定了建設工程中消防設施的設計、施工、驗收、使用和維護的控制性底線要求和關鍵技術措施,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建設工程中設置的消防設施和既有建筑的消防設施改造的設計、施工、驗收、使用和維護均應符合本規范。
1.0.3 工程建設強制性規范是以工程建設活動結果為導向的技術規定,突出了建設工程的規模、布局、功能、性能和關鍵技術措施,但是規范中關鍵技術措施不能涵蓋工程規劃建設管理采用的全部技術方法和措施,僅僅是保障工程性能的“關鍵點”。很多關鍵技術措施具有“指令性”特點,即要求工程技術人員去“做什么”,規范要求的結果是要保障建設工程的性能,因此能否達到規范中性能的要求,以及工程技術人員采用的技術方法和措施是否按照規范的要求去執行,需要進行全面判定,其中,重點是能否保證工程性能符合規范的規定。
進行這種判定的主體應為工程建設的相關責任主體,這是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筑節能條例》等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突出強調了工程監管、建設、規劃、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檢測、造價、咨詢等各方主體的法律責任,既規定了首要責任,也確定了主體責任。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執行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是各方主體落實責任的必要條件,是基本的、底線的條件,有義務對工程規劃建設管理采用的技術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規范規定進行判定。
同時,為了支持創新,鼓勵創新成果在建設工程中應用,當擬采用的新技術在工程建設強制性規范或推薦性標準中沒有相關規定時,應當對擬采用的工程技術或措施進行論證,確保建設工程達到工程建設強制性規范規定的工程性能要求,確保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并應滿足國家對建設工程環境保護、衛生健康、經濟社會管理、能源資源節約與合理利用等相關基本要求。
用于控火、滅火的消防設施,應能有效地控制或撲救建(構)筑物的火災;用于防護冷卻或防火分隔的消防設施,應能在規定時間內阻止火災蔓延。
2.0.2 消防給水與滅火設施應具有在火災時可靠動作,并按照設定要求持續運行的性能;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的滅火設施,其火災探測與聯動控制系統應能聯動滅火設施及時啟動。
2.0.3 消防給水與滅火設施的性能和防護措施應與防護對象、防護目的及應用環境條件相適應,滿足消防給水與滅火設施穩定和可靠運行的要求。
2.0.4 消防給水與滅火設施中位于爆炸危險性環境的供水管道及其他滅火介質輸送管道和組件,應采取靜電防護措施。
2.0.5 消防設施的施工現場應滿足施工的要求。消防設施的安裝過程應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結束后應進行質量檢查。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應進行驗收;其他工程在施工完成后,應對其安裝質量、系統與設備的功能進行檢查、測試。
2.0.6 消防給水與滅火設施中的供水管道及其他滅火劑輸送管道,在安裝后應進行強度試驗、嚴密性試驗和沖洗。
2.0.7 消防設施的安裝工程應進行工程質量和消防設施功能驗收,驗收結果應有明確的合格與不合格的結論。
2.0.8 消防設施施工、驗收過程應有相應的記錄,并應存檔。
2.0.9 消防設施投入使用后,應定期進行巡查、檢查和維護,并應保證其處于正常運行或工作狀態,不應擅自關停、拆改或移動。超過有效期的滅火介質、消防設施或經檢驗不符合繼續使用要求的管道、組件和壓力容器不應使用。
2.0.10 消防設施上或附近應設置區別于環境的明顯標識,說明文字應準確、清楚且易于識別,顏色、符號或標志應規范。手動操作按鈕等裝置處應采取防止誤操作或被損壞的防護措施。
您感興趣的產品PRODUCTS YOU ARE INTERESTED IN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