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智能家居引發家庭安防革命
閱讀:308發布時間:2013-4-2
智能家居阻止盜竊案件發生
今年5月,居住在合肥城東的黃玉明家老房重新裝修,好了家裝公司以后,聽說現在流行智能家居,能讓家居設備變得聰明起來,能憑著一部手機就能搞定日常生活,于是花了3萬元配備了南京物聯傳感推出的物聯網智能家居,過起了懶人生活。讓他感覺到驚喜的是,現在不但感覺生活變智能了,可以用手機控制電器、燈具、窗簾等,尤其是家庭安全有保障了,再也不必為出差擔憂家人的安全了。
南京物聯技術部負責人表示,現在黃家防盜門上安裝了物聯網云智能鎖,不用鑰匙,可以用手機遠程控制,而且只要門鎖遭遇外力非法撬弄,就會立即向主人手機發送報警信息,家中的電子攝像機也傳遞來歹徒作案的圖片。此外,防盜門后還配上了物聯網門磁傳感器,窗戶上裝置了窗磁傳感器,只要有人試圖通過門窗進入屋內,傳感器都會立即發出報警信號,通知主人阻止案件發生。
據黃介紹,他們小區共有40多戶居民安裝了智能家居系統,還真的有效果,盜竊案件比以前下降了7成,好幾次住戶現場抓獲入室盜竊的歹徒,保護了生命和財產安全。
盜竊案件頻發防盜門鎖成擺設
根據警方公布的資料顯示,目前入室行竊案件居高不下,而且正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入室盜竊案件呈現新的特點,其一,小區日益成為盜竊案的重災區,原因是,很多小區看似保安多,但形同虛設;其二,盜竊案件有發展為兇殺案件的趨勢,南京、合肥、上海多地的入室盜竊,zui終釀成血案,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
入室行竊案件高發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歹徒作案手法翻新,運用高科技打開防盜門,比如,眼下流行的錫紙鎖法,只需10多秒就能撬開防盜門鎖。另一方面,多數家庭沒有安裝防盜報警裝置。據調查只有一成不到的家庭安裝了報警器,即便如此,由于技術或安裝上的原因,經常發生誤報和漏報。
智能家居引發家庭安防革命
據悉,中國現在有13億人口,起碼有3.5億個家庭,平均每個家庭在安防領域投資1000元左右,比如,*的門鎖,防盜報警器等,其市場蛋糕也不可*。事實上,很多人為了保障家居安全用于安防上的投資遠遠不止1000元。
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吸引了很多安防企業涉足家庭安防領域,推出了各種宣稱功能強大的產品,比如所謂的指紋鎖、生物識別鎖等,但在實際使用中效果不理想,盜竊案件依舊高發不止,許多家庭仍然叫苦不迭。
中國*大學教授張大偉表示,要解決入室盜竊問題,居民家庭首先要有安全防范意識,平時外出門窗緊鎖,還要配備防盜報警裝置。其次,要樹立科學的家庭安防體系,針對不法分子作案手段多樣,應該建立以傳感器為核心,視頻監控為后盾的立體防御體系,多元防御,主動打擊,阻止案件發生。南京物聯推出的無線智能家居憑借云智能鎖、門磁、窗磁等傳感器多點報警,打擊入室盜竊*,在安徽、江西、福建等地試點推廣,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