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又到年底了,和朋友們聊起2017年初時定下的目標,大家常常搖頭嘆息:健身、讀書、養成良好作息、學一門外語、學一件樂器……每年目標好像都差不多,結果也差不多,就是把今年的目標,拖到下一年去。
如果追問一句,為什么目標總是實現不了?大家的答案也差不多:“我下班都還要輔導孩子做功課,怎么顧得上去健身房?”“我每天上班那么忙,回家都快十點了,哪還有時間背單詞?”“我也想把工作做得更好,可是我們team里的豬隊友每次都拖后腿,我有什么辦法?”
這些說法是不是聽起來很熟耳,也很合理?然而我要告訴你,這些所謂“完不成目標的原因”,都是你對自己的“誤會”。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必得,擺脫3個思維才能讓自己在職場中更快升級或許可以幫你實現你遲遲沒有實現的目標。
*、完不成目標,是因為我有“拖延證”
在一家公司,我共事過一個同事,業務能力不錯,*的BUG是喜歡拖延,說好今天要給的方案,總是拖來拖去。
zui嚴重一次,我們要出版一本書,他是聯合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延遲交稿,項目負責人每天催,威逼利誘,就差抱著被褥蹲到他旁邊了。
眼看著公司既定的出版日期快要到了,負責同事眼淚汪汪跑到與我哭訴,基本打算放棄這伙伴,啟動方案B了。
于是我與他的伙伴溝通,并告訴他我有辦法幫他治好“拖延癥”:“聽我的,從現在開始,你不能再說自己有拖延癥。”“可我就是有拖延癥”“可你每天都有去健身房呀”“可是……”
過了幾天后,我問他書稿的進展,他說:“資料整合我需要一個人配合我,另外,我希望你們能在我草稿基礎上同步審稿。你能幫我調配一下人手嗎?“他開始拆分問題,學會求助,而不是像往常一樣告訴我們,”真是很抱歉,我太拖延了。“
那一次他順利地完成了項目。
后來,他做事情越來越快,節奏感越來越好。他越來越了解自己,知道哪些自己擅長,哪些需要協調,而不是用拖延癥,而不是用拖延癥的標簽來敷衍自已。
改變只是從停止說自己有拖延癥開始。
很多時候,完不成目標,不是因為你有拖延癥或其它的毛病,而是你的負面自我暗示。當你改變了這樣的思維,你離目標就更進了一步。
第二:把責任的主體轉變
很多時候,我們遲遲完不成自己的目標,真的不是我還沒準備好,而是因為你潛意識里知道,”完不成“,也沒什么,反正有人幫你兜底。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完成那個目標,就把那些”兜底“的人和事”清除“掉,把”完不成也沒什么“變成我一定得完成,這是我的責任,是我目前的*選擇”。
換個角度,看清潛意識里給自己完不成目標兜底的人和事一一去除那些看似是障礙的借口,就又向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第三:承擔責任,跳出被他人“拖累”的惡性循環,成為你的目標真正主人。
看到了嗎,在很多個你以為完不成目標的時刻,你需要的只是一個全新的視角。
不是因為懶,不是因為缺乏意志力,不是因為被別人拖累,你只是缺乏了一個新的思維方式來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