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發生38起雷擊事件,損失慘重!
閱讀:449發布時間:2012-4-13
盡管不是全國雷暴日zui多的地區,但青島卻是雷暴災害影響zui大的地區之一。每年6、7、8月份都是島城雷暴高發期,每年都會有很多由于雷擊而造成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案例。3月16日,市*防雷中心公布了2011年雷擊事件,這38起雷擊事件是經過上報的,有一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200多萬元。
“在全國范圍內來看,青島雖然不是雷暴日zui多的地區,但也算是zui容易遭受雷電襲擊的地區之一。”市*防雷中心副主任龐華基介紹,青島的平均雷暴日為20.8天,zui多的年份則達到28天。據了解,一般情況下青島市3月份就進入雷暴期,一直持續到11月底,整個雷暴期長達9個月,其中6、7、8月份為雷暴高發期。
“一般而言,水陸交界處、山的南坡以及金屬礦產地都很容易遭遇雷擊。”龐華基說,“具體來看,青島沿海一線、嶗山和浮山的南側山坡都是比較容易遭受雷擊的地方。”由于青島地勢是西北偏高,當氣流攀爬時,就會在西北地區被抬升,從而形成對流天氣系統,帶來雷電天氣。
此外,隨著城市高大建筑物越來越多,這些“大個子”也都很容易成為遭受雷擊的主要目標。通過對2011年山東省主要行業雷電災害事故統計分析來看,在所有行業中,石化和電力受雷擊的影響zui大,分別占所有雷擊事故的64.52%和19.35%。另外,雷擊對學校也造成一定的影響,占所有雷擊事故的6.45%。
2011年6月8日12時許,天空中開始下起了雨。膠南市張家樓村民徐某到一個小樹林里收拾柴火,沒想到剛剛收拾一半,隨著一聲巨響,徐某被雷電擊中致死。同年7月2日,天降暴雨,下午5時許,香港東路一所學校的兩幢教學樓遭遇雷擊,導致該校多臺電視機、計算機、機、對講門等損壞,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50萬余元。“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很難做到對所有雷擊事故都進行統計。”龐華基稱,“但粗略估計,雷擊造成的年損失可能高達千萬元,而且每年都有致死案例。”
防雷中心監測科科長譚慶齡介紹,自3月1日起,他們就派5組共20余名工作人員對島城的主要建筑物的防雷設施進行檢測。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家企業接受了防雷檢測。“就目前的檢測結果來看,合格率比往年有所提高。”譚慶齡說,對于避雷設施不合格的企業,他們已經提出意見并指導其進行整改。
“目前的檢測重點主要是石油化工等高危企業,接下來我們還將對學校、醫院、居民樓等人員密度較高的建筑物進行防雷檢測。”譚慶齡稱,往年由于很多市民對雷電災害的防范意識淡薄,在對居民樓進行檢測時出現居民或物業不愿意配合檢測的現象,“從統計數據來看,由于防雷設施不合格,造成居民樓被雷電襲擊的事件呈上升趨勢”。
■提醒
雷雨時別用太陽能熱水器
龐華基提醒,在雷電發生時,市民盡量不要到室外活動,因為大多數雷擊死亡的事故都發生在戶外。如果躲避不及,在室外遭遇雷雨天氣,一定不要靠近鐵塔、煙囪、電線桿等高大建筑物,更不要躲在大樹下或者到孤立的棚子或小屋里避雨,也千萬不要到江河湖塘等水面附近去活動。
在室內,應注意關閉門窗,防止球形雷和側擊雷入室,并將室內家用電器的電源切斷,除了將電源插頭拔掉外,還要將電視機、機、計算機網線等信號線也一同拔掉。因為因雷擊產生的過電壓,既會通過電源線也能通過信號線將設備燒毀,嚴重的還會釀成火災,人若在這個時候接觸或靠近電器設備也會被擊傷、燒傷。雷雨天不要靠近通向室外的門窗,也不要靠近水管、暖氣、煤氣等金屬管道。不要洗澡,特別是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因為如果雷電擊在太陽能熱水器上,雷電流會沿著水流襲擊淋浴者。
如果萬一有人遭受雷擊,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及心臟按摩搶救,并通知醫院進行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