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錄音中應(yīng)在不失真的情況下錄制到盡量大的人聲。雖然后期可以通過標(biāo)準(zhǔn)化提高音量,但不能忽視的是:標(biāo)準(zhǔn)化在提高人聲音量的同時,也相應(yīng)提高了噪音的音量。(在噪音大的環(huán)境中錄音時,這個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很多新手一般都會錯把雙聲道當(dāng)做了立體聲,又也許由于對立體聲存在一絲好感,于是在錄音中會毫不猶豫選擇雙聲道。所以現(xiàn)在首先要明確單聲道、雙聲道和立體聲的區(qū)別。
要做到不失真又能錄制到zui大的音量,則需要試錄一兩次,觀察波形,控制好話筒電平的推子,把人聲zui大音量的地方(即峰值)控制在-3db左右即可。
單聲道:即一個聲音通道,通俗來說就是一個波形,沒有立體感。
雙聲道:即兩個相同的單聲道并排在一起,一樣是沒有立體感。也就是說,雙聲道不屬于立體聲。
立體聲:由兩個聲道*不同的兩個波形組成,每時每刻擁有著不同的相位差。
人聲處理EQ黃金定律
如果聲音渾濁,請衰減250hz附近的頻段。
喇叭音感覺,請衰減500hz附近的頻段
當(dāng)你試圖讓聲音聽起來更好,衰減也是很好的方法。
當(dāng)你試圖讓聲音聽起來與眾不同,請考慮用提升
這里有一張表,它反映了一些倍頻程點在聽覺上造成的聯(lián)想。
一些常用頻點的作用
50hz
這是我們常用的zui低頻段,這個頻段就是你在的廳外聽到的強勁的地鼓聲的zui重要的頻段,也是能夠讓人為之起舞的頻點。通過對它適當(dāng)?shù)奶嵘銓⒌玫搅钊苏駣^的地鼓聲音。但是,一定要將人聲里面所有的50hz左右的聲音都切掉,因為那一定是噴麥的聲音。
50Hz
1.幫助增加諸如腳步、鼓音、BASS等低頻音效的飽滿度
2.降低BASS的“隆隆聲”,合聲中增加BASS的泛聲和辨識度。
70~100hz
70~100hz,這是我們獲得渾厚有力的BASS的必要頻點,同時,也是需要將人聲切除的頻點。記住,BASS和地鼓不要提升相同的頻點,否則地鼓會被掩沒掉的。
100Hz
1.對于低音頻樂器增加BASS的強度
2.增加吉他、小鼓的飽滿度
3.增加鋼琴和喇叭的暖度
4.減少吉他的“隆隆聲”并增加清晰度
200~400hz
這個頻段有如下幾個主要用途,首先是軍鼓的木質(zhì)感聲音頻段;其次,這是消除人聲臟的感覺的頻段;第三,對于吉它,提升這個頻段將會使聲音變的溫暖;第四、對于镲和PERCUSSION,衰減這個頻段可以增加他們的清脆感。其中,在250hz這個頻點,對地鼓作適當(dāng)?shù)脑鲆妫梢允沟毓穆犉饋聿荒敲闯林兀芏嗲辶餍幸魳分羞@樣使用。
200Hz
1.增加人聲的飽滿度
2.增加小鼓和吉他的飽滿度
3.減少人聲和中音區(qū)樂器的混濁不清(像對周杰倫說的?)
4.減少镲等打擊樂器的鑼聲
400~800hz
調(diào)整這個頻段,可以獲得更加清晰的BASS,并且可以使通鼓變得更加溫暖。另外,通過增益或衰減這個頻段內(nèi)的某些頻點,可以調(diào)整吉它音色的薄厚程度。
400Hz
1.增加BASS組(尤在人聲組音量較低時)的清晰度
2.減少低音鼓聲(如腳步、鼓)發(fā)木的音質(zhì)
3.削減镲的環(huán)境聲
800~1khz
這個頻段可以用來調(diào)整人聲的“結(jié)實”程度,或者用于增強地鼓的敲擊感,比較適用與舞曲的地鼓。
800Hz
1.增加BASS的清晰度和力度
2.削減吉他的劈音
1k~3khz
這個頻段是一個“堅硬”的頻段。其中,1.5k~2.5k的提升可以增加吉它或BASS的“鋒利”的感覺;在2~3k略作衰減,將會使人聲變得更加平滑、流暢,否則,有些人的聲音聽起來唱歌象打架,你可以利用這樣的處理來平息演唱者的怒氣!反過來,在這個頻段進行提升也會增加人聲或者鋼琴的鋒利程度。呵呵。總的來說,這個頻段通常被成為噪聲頻段,太多的話,會使整個音樂亂成一團,但在某種樂器上適當(dāng)?shù)氖褂茫瑫惯@種樂器脫穎而出。
1500Hz
1.增加BASS的清晰度和響弦力度
2.減少吉他模糊的音質(zhì)
3KHz
1.增加BASS的響弦力度
2.增加電子吉他或原聲吉他的打擊力度
3.增加鋼琴低音區(qū)的彈奏力度
4.增加人生的清晰度或堅韌度
5.減少背景人聲中的強氣息,氣聲等
6.減少人聲、吉他等的破音
3k~6khz
聲音在3k的時候,還是堅硬的,那么,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該作什么了吧。至于6k,提升這個頻點可以提升人聲的清晰度,或者讓吉它的聲音更華麗。
5KHz
1.增加人聲的力度
2.增加鼓音的低音區(qū)打擊力度
3.增加BASS的“指音”
4.增加鋼琴、原聲吉他的彈奏力度以及以搖滾吉他為主的吉他音的透明度
5.削減背景音延遲效果
6減少吉他單薄的音質(zhì)
6k~10khz
這個頻段可以增加聲音的“甜美”感覺。并且增加聲音的空氣感,呼吸感。并可增加吉它的清脆聲音(但要注意,一定不要過量使用)。PERCUSSION、軍鼓和大镲都可以在這個頻段里得到聲音的美化。并且,弦樂和某些的合成器綜合音色,可以在這個頻段得到聲音的“刀刃”的感覺(我實在不知道該怎么形容這樣的聲音)。
7KHz
1.增加鼓音低音區(qū)的打擊力度(聽起來更像金光四濺)
2.增加敲打樂器的打擊力度
3.提高歌手的不清晰音質(zhì)
4.增加原聲吉他的“指音”
5.減少歌手的“嘶”聲
6.增加合成器、搖滾吉他、原聲吉他和鋼琴的明亮度
10k~16khz
提升這個頻段會使人聲更加華麗,并且能夠提升大镲和PERCUSSION的zui尖的那個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首先確認(rèn)這個頻段內(nèi)是有聲音存在的,否則的話,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聲。
10KHz
1.增加人聲的明亮度
2.增加原聲吉他和鋼琴的柔亮度
3.增加镲聲的強度
4.減少歌手的“嘶”聲
15KHz
1.增加人聲(氣聲)的明亮度
2.增加镲、弦樂以及長笛的明亮度
3使標(biāo)準(zhǔn)合成器聲音聽起來更真實